地理必修二3.4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讲述.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运费、运距、运量、运速 温故知新 读教材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填写下表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 读图3-31“华北民居”和图3-32“江南水乡”,分析比较两处在屋顶坡度、墙壁厚度、房屋朝向三个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房屋朝向 及原因 墙壁厚度 及原因 屋顶坡度 及原因 江南水乡 华北民居 坡度较小,甚至是平顶。降水较少,利于晒粮 坡度较大,降水较多,利于排水 厚度大,利于保暖 厚度较小,多窗,利于通风,防水防潮 坐北朝南,避风向阳 依河流走向和山势走向而定,全年温暖湿润 (二)交通运输与聚落的空间布局 三.交通运输与城镇分布 1.河流(水运)和城市区位 为何古代著名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 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便于农耕,且交通便利,是人口集中分布地区,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环境。 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宜宾 武汉 重庆 赣州 上海 天津 广州 因为有大量人流、物流在这里集聚、中转 沿河设城的类型 1.河运的起点或终点 2.河流的交汇处 3.河口 4.陆上交通的过河点 南京 怎样的河流区位条件更有利于城市的形成? 温故知新 我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沿湖、沿河、沿海发展起来的。 1、上海位于长江河口地区,广州位于珠江河口地区,武汉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重庆位于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请说明这些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原因。想一想,在黄河入海口,为什么未能形成大的城市呢? 【P79活动】 答:上海、广州、武汉、重庆的形成和发展皆得益于水运。 黄河入海口未能形成大城市,其原因如下:①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改道,无固定入海口。②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河口泥沙淤积严重,无法建港。③黄河流量小且季节变化大,航运价值小。 2.铁路交通和城市区位 石家庄的形成与发展 石家庄市原不过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 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时,把 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 庄。后来石德、石太铁路又在这里与 京汉线相交,石家庄成了重要的铁路 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后 来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现 人口已经超过100万。 铁路的修建,能够带动沿线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城市的崛起和繁荣 株洲城市的发展 1、1949年以前,影响株洲城市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1949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3、影响株洲市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河流 街区面积明显扩大,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 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沿京广线发展。 运河 PK 铁路--影响城市兴衰 济宁 扬州 蚌埠 【P80阅读】扬州的变迁 从扬州、济宁、聊城等运河城市的兴衰,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答:交通运输条件始终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因素。 交通运输的变化引起集镇的繁荣与衰落。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有“淮左名都”、“富甲天下”的美誉。曾是我国水陆交通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 P80 聊城 【辨析判断题】交通运输只会促进城市的发展,不会削弱城市的发展。 答: 不对。 一种新的运输方式会带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沿线城市迅速发展起来,但有可能造成其他运输线路上城市的衰落。 当某一种运输方式的地位或能力在该地区下降和减弱时,沿线城市的发展明显受阻,发展缓慢甚至停滞。 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收 购 储存、调运 销 售 商业活动的前提 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 商业活动的终结 1.商业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2.商业中心: (1)概念 人们从事商业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地点、一定的场合进行。某个地点进行商业活动的人多了,商品交换的数量、品种多了,就逐渐发展成为市场,成为商业中心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交通运输便利 商业活动频繁 规模比较大的市场 商业中心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每个商业企业 点 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 商业网点:若干商业企业依靠交通运输线路所形成的商业网络。 商业网点 商业中心 专业性能 商品种类 主要职能 交通条件 组织 形式 位置 区域核心位置 散布于居民区或广大乡村 商业街、商业小区 商业街、商业小区 若干个商店 便捷;对交通运输要求高 对交通运输要求低 城市和地区的物资集散中心和综合服务中心 为消费者提供提供购物服务 多 少 突出 较差 四.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