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1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解读;一、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目的和意义
二、实验室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
三、实验室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
四、实验室认证认可推行要领;1、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可信: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
一个没有管理体系的实验室就像一个没有法治的国家。
一个机构效率低下或经常出错,首先是管理体系与管理者的问题,其次才是员工的责任。
成功的管理意味着更少的决策。
成功的管理让我们拥有无人驾驶的飞机。
成功的管理解放管理者,照亮所有员工。;2、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凡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或结果的实验室,必须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而实验室质量管理是其前提和基础。
;
3、降低实验室风险:
严格遵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4、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贫瘠的土地一定草木稀疏,肥沃的土地一定草木茂盛。
良好的质量文化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整个机构必然硕果累累。
;ISO 9001:2000《管理体系 要求》;
八大原则: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2.领导作用;3.全员参与;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6.持续改进;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与供方互利的关系。
CNAS-CL01:2006《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认可准则》(等同采用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部分采用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
《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其他法律法规;
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质量管理记录表等)。
;写你要做的;
做你所写的;
记你所做的;
实用主义。;领导重视;
全员参与;
分工明确;
责任到人;
限时完成。;第二节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Http://;;立法依据:
《计量法》、《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认证认可条例》;;认监委统一管理、监督、综合协调。
省级质监局、直属检验检疫局各依职责负责辖区内资质认定和监督检查;鼓励认可
取得认可的,资质认定简化;1、未规定技术评审时限
2、未规定整改时限
3、未规定出具证书时限;1、3年
2、证书到期前6个月提出复查申请
;1、原则性规定,认监委制定、发布实施;
2、原则性规定,实验室和检查机构应正确使用;Http://;准则的变化;Http://;新准则新增要求;新准则新增要求;新准则新增要求;评审评审准则的框架ssssdfghtrt则评审准则的框架的框架评审准则的ps框架;新准则中评审要求的框架思路:163号令第九条 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4.评审要求 4.1—4.6;;1. 总则;Http://;;Http://;Http://;;Http://;Http://;Http:两类机构;;保证“公正性”的措施;;;;;;Http://;;;4.2.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对人员资格确认、任用、授权和能力保持等进行规范管理。检验检测机构应与其人员建立劳动或录用关系,明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任职要求和工作关系,使其满足岗位要求并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履行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职责。
4.2.2 检验检测机构的最高管理者应履行其对管理体系中的领导作用和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
4.2.3 检验检测机构的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专业技术职称或同等能力,全面负责技术运作;质量负责人应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得到实施和保持;应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最高管理者要做的三件事;Http://;;人员培训效果评价方式;监督; 内审和监督的比较;监督员与内审员的比较;;;;;Http://;技术负责人---在技术方面指挥和控制的一组人或一个人,
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如:检验检测机构对标准方法的证实,标准方法变更的再证实;组织检验检测机构方法的制定;非标方法的确认;方法偏离的批准等。
提供确保检验检测机构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如人才资源,物质资源,信息资源等;
有技术负责人同等能力与授权签字一致。
;Http://;;Http://;;Http://;Http://;;;;;Http: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