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聚合物拉伸強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doc

发布:2017-01-14约1.28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4 聚合物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 1. 实验目的 (1)熟悉高分子材料拉伸性能测试标准条件和测试原理。 (2)掌握测定聚合物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定方法。 (3)考察拉伸速度对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2. 实验原理 拉伸试验是在规定的试验温度、试验速度和湿度条件下,对标准试样沿其纵轴方向施加拉伸载荷,直到试样被拉断为止。基本公式: (2-13) (2-14) (2-15) 式中,伸长率即应变;为应力;为样品某时刻的伸长;为初始长度;为初始横截面积;为拉伸力;为拉伸模量。 聚合物的拉伸性能可通过其应力-应变曲线来分析,典型的聚合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如图2-28(左)所示。在应力-应变曲线上,以屈服点为界划分为两个区域。屈服点之前是弹性区,即除去应力后材料能恢复原状,并在大部分该区域内符合虎克定律。屈服点之后是塑性区,即材料产生永久性变形,不再恢复原状。根据拉伸过程中屈服点的表现,伸长率的大小以及其断裂情况,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可分为如图2-28(右)所示的五种类型:①软而弱;②硬而脆;③硬而强;④软而强;⑤硬而韧。 图2-28 五种典型聚合物拉伸应力-应变曲线 1-软而弱;2-硬而脆;3-硬而强;4-软而强;5-硬而韧 本实验在不同应变速度下测定聚乙烯的应力-应变曲线。 将已知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样品,夹在两个夹具之间,以恒速拉伸至断裂,测定应力随伸长的变化。分析在不同应变速度时测定的数据,可以了解材料的强度、韧性及极限性能。 有合适的样品架或可设法固定住的聚合物都可进行本实验。 均匀的样品重复性可优于±5%。但由于制各样品和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一些不可避免的可变因素,使重复性比此数值要差些。 3. 实验设备和材料 (1)仪器设备 万能电子拉力机(日本岛津AG-lOKNA),游标卡尺、直尺。 万能电子拉力机测试主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29所示。 图2-29万能电子拉力机测试主体结构示意图 1-传感器;2-主架;3-横梁控制器;4-夹具;5-横梁;6-记录仪;7-控制台开关;8-控制面板;9-显示屏 (2)实验材料 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 4. 实验步骤 (1)试样准备 用横压或片材、板材切割的方法,事先制好标准抗张样品(见ASTM标准D 638)。选定的每种应变速度都应有5块样品。 试样形状拉伸试样共有4种类型:Ⅰ型试验样(双铲型),见图2-30,II型试样(哑铃型),见图2-31,III型试样(8字型),见图2-32,IV型试样(长条型),见图2-33。 图2-30 I型试样 图2-31 II型试样 图2-32 III 型试样 图2-33 IV型试样 不同类型的试样有不同的尺寸公差,具体见表2-7、表2-8、表2-9和表2-10。 表2-7 I型试样公差尺寸 物理量 名称 尺寸/mm 公差/mm L 总长度(最小) 150 - H 夹具间距离 115 ±5.0 C 中间平行部分长度 60 ±0.5 G0 标距(或有效部分) 50 ±0.5 W 端部宽度 20 ±0.2 D 厚度 4 - B 中间平行部分宽度 10 ±0.2 R 半径(最小) 60 - 表2-8 II型试样公差尺寸 物理量 名称 尺寸/mm 公差/mm L 总长度(最小) 110 - C 中间平行部分长度 9.5 ±2.0 d0 中间平行部分厚度 3.2 d1 端部厚度 6.5 W 端部宽度 45 - b 中间平行部分宽度 25 ±0.4 R0 端部半径 6.5 ±1.0 R1 表面半径 75 ±2.0 R2 侧面半径 75 ±2.0 表2-9 III型试样公差尺寸 物理量 名称 尺寸/mm 公差/mm L 总长度(最小) 115 - H 夹具间距离 80 ±5.0 C 中间平行部分长度 33 ±2.0 G0 标距(或有效部分) 25 ±0.2 W 端部宽度 25 ±0.2 d 厚度 2 - b 中间平行部分宽度 6 ±0.2 R0 小半径 14 ±0.2 R1 大半径 25 ±0.2 表2-10 IV型试样公差尺寸 物理量 名称 尺寸/mm 公差/mm L 总长度(最小) 250 - H 夹具间距离 170 ±5.0 G0 标距(或有效部分) 100 ±0.5 W 宽度 25 ±0.5 L1 加强片间长度 150 ±5.0 L2 加强片最小长度 50 - d0 厚度 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