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超高层综合楼全套施工方案之六)精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1、工程概况 2
1.1、建设概况 2
1.2、结构概况 3
2、控制重点及原因分析 3
2.1 温度裂缝 4
2.2 对策 4
3、筏板施工设计 5
3.1施工方法设计 5
3.2施工能力设计 5
3.3混凝土内温度控制设计 6
3.4现场组织设计 6
4、施工技术要点 6
4.1 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7
4.1.1 材料的选用 7
4.1.2 优选配合比 8
4.2 施工部署及安排 8
4.2.1机械安排 8
4.2.2混凝土搅拌 8
4.2.3混凝土运输安排 8
4.2.4混凝土浇筑电力保证 9
4.3混凝土浇筑控制 9
4.4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10
4.5混凝土的二次振捣 10
4.6混凝土的收面和养护 11
4.7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测量 12
4.8试块的制作 12
5.质量保证措施 13
6.安全保证措施 13
7.成品保护措施 14
8.环保措施 14
1、工程概况
1.1、建设概况
本工程为XX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国际会展配套区X#地块X#楼,位于XX市城关区XX中段。地处滨河北路北侧、南面与XX会展中心、人大办公楼及国际太阳能中心隔路相望;北面为XX路及XX生物制品厂;东接XX大桥,西邻XX。建筑功能:该大厦主楼地上33 层,地下2 层,主楼与7号楼裙房相连接。一层: 主要为酒店的入口大堂、餐厅、办公区的门厅及消防控制室。二层: 主要为酒店的酒吧,商务中心及酒店管理用房。三~七层: 主要为餐饮功能(其中七层为自助餐厅)。八层: 主要为办公及宾馆合用的会议室。九~十五层: 主要为宾馆。十六层及三十层为避难层。十七~二十九层及三十一~三十三为办公用房。地下二层为人防层(平时为宾馆的洗衣房及餐饮部分的库房)。地下一层为娱乐场所及部分设备用房。本工程为集办公.宾馆.餐饮.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大楼。总建筑面积57610.57m2,其中地下建筑面积3334.92m2,地上建筑面积54275.65m2,建筑高度(室外地坪至三十三层屋面女儿墙高度)129.15m, 建筑总高度(室外地坪至构架顶高度)156.25m, ±0.000相对于绝对标高1517.800。
1.2、结构概况
本工程上部结构选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体系。钢筋混凝土筒体及四周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均为特一级;型钢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一级。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一级。本工程基础采用变厚度筏板基础,持力层均为卵石层。本工程砼构件均采用商品砼。
基础底板厚度2000~2500mm,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基础底板为C45,抗渗等级为P8,最大长度为46.75米,最大宽度45.20米,中间30×30米位置底板厚度为2.5米,四周位置底板厚度为2米,混凝土工程量约为4600m3,基础底板底标高-11.50,底板面标高-9.00米,部分基础底板底标高-11.00,底板上不规则分布有九个集水坑、电梯基坑,其中最大深度为3.9米,施工难度大。
技术、质量要求高,施工组织要求严密,是该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点。
钢筋量大,配筋复杂,故钢筋绑扎是该工程的难点。
※板的厚度较大(2000和2500mm),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防止是本工程的重点。
2、控制重点及原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具有结构厚,体形大,钢筋密,一次浇筑混凝土数量多的特点。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热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温度应力,造成混凝土表面裂缝及贯通裂缝的产生。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除科学组织交通、合理配备机械,保证混凝土的连续供应,避免冷缝出现,满足普通混凝土的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等常规要求外,主要就是如何科学的设计混凝土配合比,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控制好混凝土内部中心最高温度的产生,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防止温度变形裂缝的发生和开展。
2.1 温度裂缝
主要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
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梯度。混凝土表面水泥浆的拉应力较小,但是混凝土温度拉应力较大,这样就造成面层出现表面裂缝。
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降温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约束时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的可能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指标为:混凝土内部温差(中心与表面100或200mm)不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表面以下100或200mm)与室外温差不大于25℃;混凝土降温速度不大于1.5℃/d。
本次底板混凝土浇筑时间为1月份,属于冬季施工,施工时混凝土终凝后立即覆盖塑料膜和保温棉被,当混凝土实测内部温差或内外温差超过20℃时,覆盖保温层。
2.2 对策
科学设计配合比,调整混凝土材料,控制水化热产生。反复试验调整最优配合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