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实施方案 2.doc

发布:2017-01-26约1.14万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廖王坪煤矿瓦斯防治实施方案 根据上级关于瓦斯防治的有关政策和措施,为进一步贯彻执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湘政办明电〔2013〕4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和认真落实市、区关于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好瓦斯综合治理活动,促进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好转,真正做到“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作指导,以上级关于瓦斯治理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措施为依据,以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为主旨,打好瓦斯治理“攻坚战”,建立健全瓦斯综合治理长效机制,有效防止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实现我矿安全生产持续、稳步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瓦斯综合治理活动,强化瓦斯综合治理责任体系,硬化工作指标,优化生产系统,消除物、人的不安全因素,从源头上遏制瓦斯事故的发生,以确保我矿生产安全。 三、瓦斯治理的机制及职责 1、成立瓦斯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负责瓦斯防治、研究、规划、日常检查、指导等工作。 组 长:谢克信 副组长:李 荣、李迪华 组 员:胡 瑜、何景明、曹明学、王戊国、张增粮、王六元、谢海源、邓继华 曹明学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邓继华同志兼任防突队长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谢克信全面负责瓦斯防治工作,协调解决防治工程所需人力、物力,确保瓦斯防治工作到位; 李荣、曹明学负责瓦斯防治工作措施、设计编制; 3、何景明、胡瑜负责采掘工程实施; 4、李迪华、王戍国负责“一通三防”工程实施; 5、张增粮负责机电设备安装、运行; 6、王六元、谢海源负责瓦斯防治工程资金到位。 7、邓继华负责综合防突措施落实。 四、 矿井基本概况 (一)、 概况 廖王坪煤矿位于郴州市苏仙区栖枫渡正源村境内,1984年12月投产,2010年与原街洞煤矿正源矿井整合为主体矿井。采用底板斜井开拓,一主一风井, 可采煤层5、6煤,煤层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属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矿井现生产水平-20m标高,回风水平±0m标高。2012年7月通过了瓦斯防治能力评估。 由于企业内部诸多因素原因,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停止生产。经过资产重组后2013年恢复生产。 (二)、 矿井通风与瓦斯 (1)、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系统为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新鲜风流由主斜井进入,乏风通过回风斜井排出。回采工作面采用全负压独立通风,掘进工作面采用局部通风机压入式通风。初步设计确定矿井主要通风机选用2台FBCDZ-NO15型对旋轴流风机,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该通风机配套电机选用YBF560S2-8型防爆电机,单台风机风机功率为45KW,采用电压10KV单回路供电,备用电源300kw柴油发电机。通风机采用电机反转反风,反风量达到正常风量的40%以上。 (2)、瓦斯、煤尘、煤的自燃倾向性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依据湘煤安监[2013]4号《关于2012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36.0m3/t。煤层为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表:各煤层瓦斯含量表 煤层编号 煤层容重 (t/m3) 地质储量 (万吨) 原煤可燃质瓦斯含量(m3/t.r) 原煤瓦斯含量(m3/t) 原煤残存瓦斯量(m3/t) 备注 5 6 (3)、矿井瓦斯抽采系统 该矿建立瓦斯抽放系统,已运转。 瓦斯综合防治方案 (一)从管理上防治瓦斯 成立以矿长为组长瓦斯防治领导小组,组建20人的专业防突队伍。制定防治措施,完善瓦斯防治设备、岗位责任制,配齐瓦斯防治系统人员。 (二)从采掘布署上治理瓦斯 优化生产布局。矿井现生产水平-20m标高,±0m水平11采区1151、1152两个回采工作面均已结束。±0m水平1151、1152两工作面运输巷均未破坏,利用此作2151、2152回采工作面回风巷,先布置2151回采工面探煤上山40m与回风巷贯通形成负压通风,续掘2151回采工作运输巷(一区段)120m、切眼40m,使之该工作面实现分区、负压通风。 21采区中央石门5煤层已揭露,南翼一至四石门6煤层瓦斯已抽放,依次石门掘进约40m距5煤揭煤安全带设钻场抽放。在布置2151工作面的同时随着工程进展实施本煤层抽放到工作面移交的各个环节。 明确开采顺序。严格按从上至下逐层煤开采顺序开采保护层,并开展好效果检验,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补救措施,认真开展好区域“四位一体”局部“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 确定瓦斯参数。5月31日前邀请煤研院专家对5、6煤层进行瓦斯参数测定。实现安全高效、合理集中生产。 实行正规开采。2151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