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受力分析:如图所示.PPT

发布:2017-08-01约5.65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例12—1:图示均质杆AB,长为l,重量为Q,以等角速度ω绕铅垂轴在水平面内旋转,求AB杆内的最大轴力,并指明其作用位置。 例12—6:重物Q自由落下冲击在AB梁的B点处,求B点的挠度。 T=0 (c) (3) (4) 应等于冲击载荷 冲击过程中 在冲击过程中所做的功。由于 及 在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条件下, 都是从零开始增加到最终数值的, 及 的关系仍然是 线性的。 故 所做的功W: (d) 将(b)(c)(d)代入(a)式,得: (e) 由于:在线弹性范围内,变形,应力和载荷成正比,故有: (f) 代入(e)式得: 略去负值,得: (g) 令: ——冲击动荷系数 代入(f)、(g)式得 (h) (1)由(h)式可见:只要求出 和静应力,即可求出冲击时的载荷,变形,应力。 并乘上静载荷,静变形 讨论: (2)突然作用于弹性体上的载荷,相当于h=0的特殊情况,由 ( 12-6 )可看出: 故在突加载荷作用下应力与变形皆为静载荷作用下的两倍。 (3)在实际问题中,一个受冲的梁或受冲的其他弹性构件,都 可看成是一个弹簧,只是各种情况的弹簧常数不同而已。 目录 §12-4 提高构件抗冲击能力的措施 一、静变形 同 和 的关系: 由上两节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受冲击构件的强度条件如下: 从上式可看出:我们只要增大了 就可降低 原因:静位移的增大,表示构件较为柔软,因而能更多的 吸收冲击物的能量。 注意:在增加静变形的同时,应尽可能的避免增加静应力 ,否则,降低了动荷系数 ,却增大了 ,结 果动 应力未必就会降低。 二、受冲击构件的尺寸同冲击载荷的关系: 如图: 设冲击物的重量为Q,速度 为v,由于冲击后冲击物的速度 为零,故其变化为: 受冲构件的变形能为: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结论:由上式可见, 与杆件的体积 有关, 越大, 越小,反之越大。 例如:把气缸盖螺栓由短螺栓变成长螺栓就是这个原故。 注意:上面的论述是对等截面杆而言的,不能用于变截面杆的 情况。 三、变截面杆同等截面杆的比较: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两杆的冲击载荷分别为: 如图所示:一变截面杆,一等截面杆,同样受到重量 为Q,速度为v的重物的冲击,试比较它们的动应力。 于是两杆的冲击应力分别为: (a) (b) ∵ ∴ (1)由上论述可看出:尽管(a)的体积大于(b)的 体积,但 。 讨论: 故而,对等截面杆得出的结论不能用于变截面杆。 (3)由弹性模量较低的材料制成的杆件,其静变形较大, 故用E较小的材料代替E较大的材料,也有利于降低冲 击应力。 (2)从(a)式可看出:a杆削弱部分长度s越小,静变形 越小,相应的动应力的数值就越大, 也较小。 例题12—2:直径d=100mm的圆轴,一端有重量 P=0.6kN 、直径 D=400mm的飞轮,以均匀转速n=1000r/min 旋转(图a)。现因在轴的另一端施加了掣动的外力偶矩 Me ,而在t=0.01s内停车。若轴的质量与飞轮相比很小而可以略去不计,试求轴内最大动切应力?d,max 。 解:飞轮的惯性力矩为 (1) (a) A n d 在掣动时,若为匀减速旋转,则, 代入式(1),得 (2) 沿与? 相反的转向,将 Md 作用于轴上 (图b),得到一个假想的平衡力偶系。可得轴横截面上的扭矩 Td 为 A (b) n a B M d 轴的最大动切应力?d,max 为: (4) 飞轮的转动惯量 将已知数据代入式(4),得 (3) 例12—3: 一长度 l=12m 的16号工字钢,用横截面面积为 A=108mm2 的钢索起吊,如图a所示,并以等加速度 a=10m/s2 上升。若只考虑工字钢的重量而不计吊索自重,试求吊索的动应力,以及工字钢在危险点的动应力?d,max 欲使工字钢中的?d,max 减至最小,吊索位置应如何安置? A a 4m B 2m 2m C y z 4m (a) 解:将集度为 qd=A?a 的惯性力加在工字钢上,使工字钢上的起吊力与其重量和惯性力假想地组成平衡力系。若工字钢单位长度的重量记为 qst ,则惯性力集度为: 于是,工字钢上总的均布力集度为 引入动荷因数 则 由对称关系可知,两吊索的轴力 (参见图b)相等,其值可由平衡方程, 求得 (b) A B F 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