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中地理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章末测试 中图版选修3.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章末检测
(时间: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下列四个旅游景点中,成因与其他三地明显不同的是( )
A.泰山 B.桂林山水
C.路南石林 D.瑶琳仙境
2.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长城的构筑( )
A.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思想,随坡就势
B.受限于当时人们的认知水平,整个工程与自然环境并不和谐
C.仅考虑其军事防御功能,并没有重视气候、水文等地域差异
D.长城中段与我国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3.
天柱山位于安徽潜山县境内,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前几年天柱山游人稀少,主要原因是( )
A.风景一般,游览价值不高
B.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较远
C.宣传力度不够
D.交通不便,地区接待能力不够
4.清朝画家恽南田诗中写道:“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四山之意,山不言,人能言。”诗中反映了旅游资源的欣赏要求是( )
A.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 B.抓住景观的特点
C.把握观赏时机 D.移情于景,情景交融
读下面四幅旅游景观图,回答5~6题。
5.上面四幅图片,需要选择特定观赏角度才能获得最为形象逼真效果的是( )
A.a B.b C.c D.d
6.形成d景观主要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地壳运动 C.侵蚀作用 D.搬运作用
7.
观赏杭州西湖的“三潭映月”景观,选择的最佳时机应是( )
A.农历初一的夜晚
B.农历十五的白天
C.农历十五的夜晚
D.农历初一的白天
8.关于下图中旅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地质地貌景观,宜登上江岸近观山景
B.②为民居建筑景观,最适宜在夏季观赏
C.③为水文地理景观,宜俯瞰其形色声动之美
D.④为文化艺术景观,观赏前宜了解其文化艺术特色
9.造成南北方山水风景区欣赏时机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方文化的差异 B.南北方气候的差异
C.南北方地质、地貌的差异 D.南北方工作时间的差异
10.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11.读无锡人对一些旅游目的地感知机会与可达机会图,说明影响旅游者到旅游目的地游览的主要因素是( )
A.游览价值的大小
B.交通的通达性
C.感知机会的多少
D.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
读“某地区城镇与公路建设图”及资料,回答12~15题。
材料一
材料二 a城是该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明清时期的县城,它是由完整的城墙和街巷、店铺、庙宇、民居组成的大型古建筑群,这些古老的建筑既是该地区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传统建筑方式,也是古代政治、经济、哲学、伦理、文化、艺术乃至风土民情的一种折射和凝结。
12.a城至今能够保留大量古建筑群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气候干燥,降水稀少,外力作用微弱
B.运用中西方的建筑技术和先进材料,经久耐用
C.交通闭塞,受外部影响小,城镇发展缓慢
D.巨额旅游业收入投入其保护维修
13.a城最主要的旅游价值是( )
A.美学价值 B.历史文化价值
C.科学价值 D.经济价值
14.b城到d城的公路未走直线,而是绕道经过c城的主要原因是( )
A.远离河流,避免洪水灾害的影响
B.避免跨越不同行政区域的影响
C.为了减缓公路坡度
D.尽量多经过城镇,加大运输量
15.关于该地区旅游资源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较高,游览价值也较高
B.该地区的区位条件差,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制约因素
C.该地区的经济背景差,制约了旅游资源的开发
D.旅游交通落后,决定了该地区的可进入性差
读下列四幅景观图,回答16~18题。
16.四幅景观图中都在非洲大陆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关于景观图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位于法国境内
B.是欧洲著名的文化景观旅游资源
C.是世界著名的自然遗产
D.该石柱是由花岗岩雕成的
18.关于景观图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景观位于南美大陆上
B.该景观所在岛屿位于大西洋中
C.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火山岛
D.该景观所在岛屿是一个大陆岛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的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据此回答19~20题。
19.昆明旅游旺季持续时间长是由于( )
A.气候条件较好 B.市场距离较短
C.交通通达性较强 D.接待能力较强
20.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 )
A.气候环境的差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