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院_阿海截流资料_截流规划设计报告汇报g.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阿海水电站施工详图设计阶段;主要内容;1 工程概况;;1.2 枢纽布置概况 ; ● 2007年4月导流洞工程开工建设;
● 2008年12月上旬大江截流;
● 2012年5月中旬,1#导流洞下闸蓄水;
● 2012年6月底,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
● 2013年10月底,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 ;新源沟人工砂石加工系统;1.5围堰工程地形、地质条件 ; 金沙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金沙江洪水由暴雨形成,6月至10月为汛期,11月至5月为枯水期,洪水以复峰型为多 ,坝址多年平均流量1620m3/s。;1.6 水文条件 ;2 截流标准、时段及流量选择;2 截流标准、时段及流量选择;三个方案截流水力指标对比;三个方案截流水力指标对比;3 截流方案比选;3 截流方案比选;3 截流方案比选;4 截流方案设计;4.1 截流戗堤布置;4.2 截流戗堤断面设计;4.2 截流戗堤断面设计;4.3 龙口位置及宽度;4.4 截流水力计算
4.4.1计算基本原则
(1)龙口进占过程中,河道来流量随时间变化,但考虑截流过程为一个较短时间段,截流计算按恒定流进行计算;
(2)由于电站工程区所在河段为山区河流,河道为狭窄,且坡降较大,所以戗堤进占形成的库容对截流影响较小,所以不考虑上游河槽的调蓄作用;
(3)参与截流的1#导流洞进口明渠最小宽度约30.5m,明渠不会控制隧洞泄流能力;导流洞分流按无底坎宽顶堰流计算;龙口分流按有坎宽顶堰流计算。;4.4 截流水力计算
4.4.2计算模型
计算方法:
(1)由于河道来流量已知,通过河道水位流量关系插值得到下游水位Hd;
(2)在某一龙口宽度,假定上游水位Hu,计算导流建筑物分流量、龙口泄流量及戗堤渗透流量,如果三者总和与河道来流量相等,则假定的上游水位正确,否则重新假定,直到相等为止;
(3)计算龙口水力参数及截流抛投材料粒径、数量。;4.4 截流水力计算
4.4.3截流龙口水力参数计算成果;4.5 龙口分区;4.6 龙口护底
4.6.1龙口护底;4.7 截流抛投材料;4.8 导流洞进、出口围堰及岩埂拆除;4.9 截流模型试验成果
4.9.1 导流洞泄流能力复核;4.9 截流模型试验成果
4.9.2 截流水力指标;4.9 截流模型试验成果
4.9.3 截流方案试验成果;4.9 截流模型试验成果
4.9.3 截流方案试验成果;5 截流施工规划;5.1 截流施工布置
5.1.1 场地布置;5.1 截流施工布置
5.1.2 截流交通布置;;5.1 截流施工布置
5.1.3 戗堤进占方向及抛投方法的选择;;5.3 截流进度及程序
5.3.1截流进度计划;5.3 截流进度及程序
5.3.2截流主要施工程序;5.4 截流戗堤抛填要求
5.4.1上游围堰戗堤施工
上游围堰戗堤预进占和堰体水下部分的抛填,采用右岸下游台地备料场和青云沟堆存的渣料,不足部分由白云沟渣场补充;戗堤上游侧石渣料Ⅰ粒径不受限制;防渗墙轴线两侧部位的石渣料Ⅱ,需按图纸要求抛填d≤30cm的细石渣,以满足堰基防渗结构施工要求。
戗堤水下部分抛填借助于自卸汽车和推土机往返进行压实,在两端与岸坡连接处,应采19t的振动碾碾压密实。
5.4.2下游围堰戗堤施工
下游围堰戗堤滞后于上游围堰戗堤,在上游围堰戗堤龙口合龙后,再立即进行下游围堰戗堤的抛填施工。因下游围堰戗堤系静水中抛填,勿需进行护底和裹头保护。料源主要为青云沟和3#沟备料场堆存的渣料。;5.5 施工机械设备配置;6 截流前的工程形象面貌要求;1#导流隧洞
(1)1#导流隧洞进口引渠段的混凝土浇筑完毕,并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进水塔1450m以下的混凝土浇筑、闸门槽的二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闸门槽及门槽保护装置安装和调试完成;
(2)1#导流隧洞洞身混凝土衬砌完成,并达到混凝土强度要求,缺陷处理完成;回填灌浆及固结灌浆完成且满足过水条件;
(3)1#导流隧洞出口明渠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混凝土的强度要求,具备过流条件;
(4)1#导流洞与2#导流洞连通的共4条施工支洞及其分支洞应封堵完成,保证2#导流洞可在截流后继续施工,不受1#洞过流的影响;
(5)1#导流隧洞进、出口施工围堰按要求分别拆除至1408m和1405m高程;
(6)1#导流隧洞进、出口围堰堰外引渠堆渣按要求分别清除至导流隧洞进、出口底板的设计高程;
(7)1#导流隧洞工程通过单位工程验收,具备分流条件。;上、下游围堰
(1)上游围堰及戗堤两岸1430m高程以上边坡开挖、支护完成;下游围堰及戗堤两岸1420m高程以上边坡开挖、支护完成;
(2)堰基防渗处理现场生产性试验完成,已选定堰基防渗结构施工方案;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