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处治技术交底.doc
反射裂缝处治技术交底
为了降低或延缓半刚性基层对沥青路面面层反射裂缝,采取玻纤布对水稳基层收缩裂缝进行处治。为确保聚酯玻纤布在高速公路建设中施工质量,使其充足发挥在沥青路面结构体系优异防水抗裂和良好加筋效果,对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处治进行技术交底。
一、多种材料选择、试验、审定及验收
聚酯玻纤布质量标准:
表1Trupave玻纤材料技术要求
试验项目单位
质量标准
参考标准
物理
特征
单位面积质量g/m2
≥120
ASTMD5261
厚度(2kPa)mm
≥0.60
IS09863-90
力
学
特
性
窄条样拉伸
断裂强度kN/5cm
T
≥0.15
SL/T235-1999
W
≥0.15
断裂伸长率
%
T
≤8
W
≤8
梯形撕裂kN
T
≥0.015
ASTMD4532
W
≥0.015
握持强度kN
T
≥0.2
ASTMD4632
W
≥0.14
握持伸长率%
T
≤16
W
≤16
Mullen胀破强度kPa
≥350
ASTMD3786
2.沥青质量标准:
沥青采取优质道路石油沥青,标号70号A级沥青,其技术要求见表2。
表270号(A级)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
检验项目
70号(A级)
针入度(25℃,100g,5S)(0.1mm
60-75
延度(5cm/min,15℃
120
延度(5cm/min,10℃
30
软化点(环球法)(℃)大于
46
溶解度(三氯乙烯)(%)大于
99.5
针入度指数PI
-1.5~+1.0
薄膜加热试验163℃
质量损失(%)小于
0.6
针入度比(%)大于
65
延度(15℃
30
延度(10℃
6
闪点(COC)(℃)大于
260
含蜡量(蒸馏法)(%)小于
2.0
密度(15℃)(g/cm3
1.0
动力粘度(绝对粘度,60℃
180
注:1.试验方法根据现行JTJ05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用于仲裁试验求取PI时5个温度针入度关系相关系数不得小于0.997。
2.老化试验以TFOT为准,也能够RTFOT替换。
3.沥青SHRP性能等级需达成PG64-22
聚酯玻纤布通常施工工艺及方法
聚酯玻纤布施工工序为:清理封层表面-测量划线-喷洒热沥青粘层油-铺装聚酯玻纤布-交通管制-铺筑新路面。
1、检验裂缝分布情况
对半刚性基层进行全方面检验,在路边标明收缩裂缝位置,统计裂缝数量和总长度。
2、清扫
对裂缝二侧各1m范围进行清理,把封层上多出石料清扫洁净
3、测量、划线
在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路面封层上,按拟铺装聚酯玻纤布宽度在裂缝两侧定好基准线(聚酯玻纤布宽为1.9m,现在所做标识在裂缝中间部位,标识两侧各95cm),用石灰、粉笔划线作为铺装聚酯玻纤布依据。
4、喷洒沥青粘层油
(1)摊铺器就位,将设备就位后将支架上玻纤布位置摆正,垂直于拼接缝。
(2)在裂缝两侧划线范围内用沥青喷洒车洒布热沥青粘层油,喷洒粘层油横向范围要比聚酯玻纤布宽5~10cm。
(3)洒布热沥青粘层油时,施工温度应在5℃以上,热沥青最好温度应保持在170~180℃。沥青最高温度不应高于190
(4)洒布热沥青粘层油时要喷洒均匀,计量正确,其用量为0.6~1.2kg/m2(并视
(5)雨天和雨后封层潮湿时不得喷洒热沥青粘层油,须等封层干燥后方可安排沥青粘层油施工。
5、聚酯玻纤布铺装与搭接
(1)待热沥青粘层油喷洒后,立刻采取聚酯玻纤布铺装车进行聚酯玻纤布铺装施工,裂缝两侧布宽≥0.75m。不得使沥青喷洒车与聚酯玻纤布铺装车距离过远。
(2)使用牵引车或安装在卡车上框架来铺装聚酯玻纤布时应保持车速平稳均匀,不得忽快忽慢,并立刻用人工进行调整,以达成铺装平滑目。
(3)铺装设备配置涂刷和铁碾子,以确保铺装聚酯玻纤布时能立刻将其压实在沥青粘层油上;若铺装时发生褶皱或打折现象,应该立刻用工具刀切开褶皱部位,然后在铺设方向上再搭接起来,用粘层油胶结并压实,以确保聚酯玻纤布与粘层油良好粘结。
(4)聚酯玻纤布铺装施工时,应尽可能铺装成一条直线;当需要转弯时,将聚酯玻纤布弯曲处剪开,重合铺设并喷吐粘层油胶结,并应尽可能避免聚酯玻纤布打折起皱。在弯道安装时若有不便,应尽可能降低聚酯玻纤布铺装长度。
(5)聚酯玻纤布纵向接缝搭接宽度为5~10cm,横向接缝为10~15cm,横向接缝搭接方向应该为摊铺沥青混凝土方向,将后一端压在前一端之下,并用热沥青粘结好,接缝应该牢靠。搭接宽度不宜过宽,以避免搭接处夹层变厚,而使面层与基层结协力减弱,造成面层起鼓、脱离、位移等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