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ppt

发布:2025-04-03约4.52千字共6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材料的分类第三节建筑材料的分类及燃烧性能分级一是无机材料,是不燃材料;如花岗石、石灰岩、大理石、砖瓦、陶瓷、玻璃、石灰、石膏、各种水泥、石棉。二是有机材料,是可燃材料;如木材、沥青、涂料、橡胶。三是复合材料,含有一定的可燃成分,如金属与非金属材料,非金属与金属材料,无机与有机材料,有机与无机材料。四是金属材料,如铜、铁、铝、铅及其合金等。按材料的化学构成分类如:石棉是良好的隔热材料,可耐高温至1200—1300℃。1如实验室中的石棉网;钢材是不燃材料。在300—400℃2时,强度下降很快,600℃时,基本上失去承载作用;一般3钢建筑会涂上防火涂料等保护层。混凝土耐火性能主要取决4于其骨料,花岗石骨料在550℃时,骨料碎裂,出现裂缝;5石灰石骨料为700℃;其次是水泥标号的影响,标号越高,6耐火性能越好。钢筋混凝土综合钢筋与混凝土的优点,温度7低于400℃时,二者变形基本一致。普通粘土砖800—9008℃时没有显著破坏。90102(二)按在建筑中的主要用途分类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是指当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或)化学变化。它是评价材料防火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结构材料、构造材料、防水材料、地面材料、装修材料、绝热材料、吸声材料、卫生工程材料、防火材料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的含义01国家标准《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将建筑材料的燃烧性能分为A1、A2、B、C、D、E、F七个级别。02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是判定建筑构件承受火灾能力的两个基本因素。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不燃烧体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非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花岗石、大理石、水磨石、水泥制品、混凝土制品、石膏板、石灰制品、粘土砖、玻璃、陶瓷、马赛克、钢材、铝合金制品等。第四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难燃烧体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材料做保护层的构件。难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纸面石膏板、水泥刨花板、难燃胶合板、难燃中密度纤维板、难燃木材、硬质PVC塑料地板、酚醛塑料等。燃烧体01用燃烧材料做成的构件。燃烧材料系指在空气中受02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03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天然木材、木制人04造板、竹材、木地板、聚乙烯塑料制品等。05另外有机玻璃、赛璐珞、泡沫塑料等属于易燃烧材06料。07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含义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构件、配件或结构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稳定性、完整性或隔热性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2、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失去稳定性:是指构件在受到火焰或高温作用下,由于构件材质性能的变化,自身解体或垮塌,使承载能力和刚度降低,承受不了原设计的荷载而破坏。一般在300—400℃时,强度迅速下降;在500℃左右,强度下降为原来的40—50%,所以构件很快变形,失去支撑能力。——失去完整性:是指薄壁分隔构件在火灾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或局部塌落,形成穿透裂缝或孔隙,火焰穿过构件,使其背火面可燃物起火。——失去隔热性:是指具有分隔作用的构件,背火面任一点的温度达到220℃时,构件失去隔火作用。第五节建筑耐火等级一、建筑耐火等级的含义建筑耐火等级指根据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建筑构件、配件、材料所应达到的耐火分级。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体、柱、梁、楼板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最低耐火极限决定的。二、建筑耐火等级的作用1、为人们安全疏散提供必要的时间,保证建筑物内人员安全脱险。2、为消防人员扑救火灾创造条件。3、为建筑物发生火灾后重新修复使用提供有利条件。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建筑耐火等级划分的目的划分建筑耐火等级的目的,在于根据建筑物的不同用途提出不同的耐火等级要求,做到既有利于安全,又有利于节约投资。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依据我国现行国家有关标准选择楼板作为确定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基准。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耐火极限可达1.5小时,即以一级为1.5小时,二级1小时,三级为0.5小时,四级为0.25小时。12345建筑耐火等级的划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将建筑耐火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四类:一级耐火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三级耐火等级、四级耐火等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