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剪力墙设计(结构)答案.ppt

发布:2017-01-07约4.54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首页 剪力墙设计 内容: THE END! 谢 谢! 祝您工作愉快! ? * WWW.SUNYAT.COM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一、高厚比3hw/bw5的剪力墙: 1,轴压比: 0.6 0.5 0.4 0.3 N/fcA 三级 二级 一级(7、8度) 一级(9度) 轴压比 2,纵向钢筋: 按框架柱进行截面构造配筋。纵向钢筋的构造配筋率在底部加强部位不宜小于 1.2%,其他部位不宜小于1.0%,纵筋间距宜小或等于150mm,按计算确定的受 力纵筋或较大直径纵筋配置于端部,墙中部配置构造纵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一、高厚比3hw/bw5的剪力墙: 3,箍筋及拉筋: 箍筋可按下表选用,拉筋直径同箍筋直径,隔一拉一。 Ф8@150 Ф8@200 Ф8@200 Ф8@100 Ф8@150 Ф8@150 四级 Ф10@200 Ф8@150 Ф8@200 Ф10@150 Ф8@100 Ф8@100 三级 Ф10@200 Ф10@200 Ф10@200 Ф12@100 Ф10@100 Ф10@100 二级 Ф10@150 Ф10@150 Ф10@150 Ф12@100 Ф10@100 Ф10@100 一级 300mm 250mm 200mm 300mm 250mm 200mm 其他部位 底部加强部位 抗震 等级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一、高厚比3hw/bw5的剪力墙: 4,适用范围及示例: 上述1~3款内容适用于墙肢高厚比3hw/bw5的矩形截面独立墙肢。对于“T”、“L”形 剪力墙的翼缘,墙肢高厚比为3hw/bw5、抗震等级为一级和二级时,翼墙的配筋 和构造要求应按照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的要求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三级和四级 时,可参照1~3款内容进行设计。 配筋如下图: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二、高厚比5≦hw/bw≦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 1,轴压比: 0.7 0.6 0.5 0.5 N/fcA 三级 二级 一级(7、8度) 一级(9度) 轴压比 注:对于无翼缘或端柱的一字形短肢剪力墙,其轴压比限制相应降低0.1 2,纵向钢筋: 按剪力墙进行截面设计。按计算确定的纵筋或直径较大纵筋配置于端部暗柱,暗 柱内纵筋间距宜小或等于150mm;暗柱之间的墙内纵筋间距可取200mm。纵筋配筋 率:加强区1.2%(全截面,下同),非加强区1.0%。墙中纵向构造纵筋一、二级 加强区D14(16),非加强区D12(14);三级加强区D12(14),非加强区D12。[当层 数大于16层时,可提高分布筋直径,采用括号内数值]。 第一部分:高厚比3hw/bw≦8的剪力墙 二、高厚比5≦hw/bw≦8的剪力墙(短肢剪力墙): 3,箍筋及拉筋: 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暗柱箍筋应按照剪力墙结构约束边缘构件阴影区中对箍筋的有 关要求进行设计;抗震等级为三、四级时,暗柱箍筋应按照剪力墙结构构造边缘构件对 箍筋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暗柱内拉筋直径同箍筋直径,隔一拉一。 当暗柱之间的净距不大于400mm时,两端暗柱与中间墙体宜合并整体表示,以暗柱箍筋代 替墙体水平分布筋,此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4,适用范围: 上述1~3款内容适用于短肢剪力墙较多的剪力墙结构中的短肢剪力墙的设计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一、构造边缘构件: 1,按照《高规》(JGJ3-200,J186-2002)第7.2.17款进行设计。 其中要注意第4小条和表7.2.17的“注2”内容。 第二部分:一般剪力墙 一、构造边缘构件: 2,对于第4小条以外的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构造边缘构件的配筋要求如下: Ф6@250 Ф6@200 Ф8@200 Ф8@150 --- 箍筋 4Ф12 4Ф12 6Ф12 6Ф14 --- 纵向钢筋 其他部位 Ф6@200 Ф6@150 Ф8@150 Ф8@100 --- 箍筋 0.5%Ac 4Ф12 0.5%Ac 4Ф12 0.8%Ac 6Ф14 1.0%Ac 6Ф16 --- 纵向钢筋(取大值) 底部加强区 多层建筑 Ф6@250 Ф6@200 Ф8@200 Ф8@150 Ф8@100 箍筋 0.4%Ac 4Ф12 0.4%Ac 4Ф12 0.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