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放大电路解说.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OTL功率放大电路 因电路对称,静态时两个晶体管发射极连接点电位为电源电压的一半,负载中没有电流。动态时,在ui的正半周V1导通而V2截止,V1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正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同时对电容C充电;在ui的负半周V2导通而V1截止,电容C通过V2、RL放电,V2以射极输出器的形式将负半周信号输出给负载,电容C在这时起到负电源的作用。为了使输出波形对称,必须保持电容C上的电压基本维持在UCC/2不变,因此C的容量必须足够大。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3.4.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 通常由差动放大电路构成,目的是为了减小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提高输入阻抗。 通常由共发射极放大电路构成,目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通常由互补对称电路构成,目的是为了减小输出电阻,提高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一般由各种恒流源电路构成,作用是为上述各级电路提供稳定、合适的偏置电流,决定各级的静态工作点。 集成运放的电路符号如图所示。它有两个输入端,标“+”的输入端称为同相输入端,输入信号由此端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标“-”的输入端称为反相输入端,输入信号由此端输入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 3.4.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及种类 1、集成运放的主要参数 2、集成运放的种类 3.4.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想模型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参数: Ado=∞、 rid=∞、 ro=0 、KCMR=∞、等 非线性区(饱和区) 非线性区分析依据: 当ui0,即u+u-时,uo=+uOM 当ui0,即u+u-时,uo=-uOM 集成运放的理想化参数: Ado=∞、 rid=∞、 ro=0 、KCMR=∞、等 线性区(放大区) 线性区分析依据: (1)虚断。i+=i-=0。 (2)虚短。u+=u。 3.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3.5.1 反馈的基本概念 反馈:将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某种电路(反馈电路)送回到输入回路,从而影响输入信号的过程。 反馈到输入回路的信号称为反馈信号。根据反馈信号对输入信号作用的不同,反馈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大类型。反馈信号增强输入信号的叫做正反馈;反馈信号削弱输入信号的叫做负反馈。 * * 主编 李中发 制作 李中发 2005年1月 电子技术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概念,掌握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概念 理解基本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组成、特点以及各主要参数的意义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传输特性和理想化的主要条件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的基本条件和分析依据 理解反馈的概念,了解反馈的类型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学习要点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3.4 集成运算放大器 3.5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 3.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3.1.1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各极之间通过耦合电容及下级输入电阻连接。优点:各级静态工作点互不影响,可以单独调整到合适位置;且不存在零点漂移问题。缺点:不能放大变化缓慢的信号和直流分量变化的信号;且由于需要大容量的耦合电容,因此不能在集成电路中采用。 1.阻容耦合放大电路的特点 2.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分析 (1)静态分析:各级单独计算。 (2)动态分析 ①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各级电压放大倍数的乘积。 注意:计算前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必须把后级的输入电阻考虑到前级的负载电阻之中。如计算第一级的电压放大倍数时,其负载电阻就是第二级的输入电阻。 ②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 ③输出电阻就是最后一级的输出电阻。 3.阻容耦合放大的频率特性和频率失真 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为常数。 低频段:耦合电容和发射极旁路电容的容抗增大,以致不可视为短路,因而造成电压放大倍数减小。 高频段:晶体管的结电容以及电路中的分布电容等的容抗减小,以致不可视为开路,也会使电压放大倍数降低。 除了电压放大倍数会随频率而改变外,在低频和高频段,输出信号对输入信号的相位移也要随频率而改变。所以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电压放大倍数和相位移都将是频率的函数。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幅频特性,相位移与频率的函数关系称为相频特性,二者统称为频率特性或频率响应。放大电路呈现带通特性。图中fH和fL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段电压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两个频率,分别称为上限频率和下限频率,其差值称为通频带。 一般情况下,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都是非正弦信号,其中包含有许多不同频率的谐波成分。由于放大电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