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意识的能动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哲学部分教案
课题:意识的作用
主讲:常凤云
第五课:第二框
意识的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知道意识作用的主要表现
理解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知道作用,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及要求
能力目标
树立世界是可知的观念,逐步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明确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培养通过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能力。
明确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性,有计划、有目的、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情取得成功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客服悲观、消极思想和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不断奋进。
在学习和工作中,坚持一切从世界出发、实事求是,不断发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神。
教学重、难点
意识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在明确物质决定意识的基础上,承认意识的能动作用,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教学重的第二个难点。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探究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课时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通过前面的学习,大家已经知道,物质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那么,意识是不是毫无用处呢?显然不是。正如18世界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尔所说:“我们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那么,意识有什么作用呢?怎样才能正确发挥意识的作用呢?今天我们一切研究这个问题。
2007年10月,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发射成功。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变成了现实。它的成功发射凝聚着数千名中国工程科技人员的心血和智慧,凝聚着中国航天数十年的不断积累,折射出中国科技发展的实力和潜力。
问:千年的“奔月”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这说明了什么?
答:探月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月球探测器的研制、发射、运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这次发射能够如此圆满获得成功,充分说明了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那么,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表现在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一)意识的作用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材料一: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问:上述材料反映了人的意识活动的什么特点?
(学生讨论)
建筑师在建造房屋之前,就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房屋设计出来了,建筑师建造房屋的过程,也是实现自己目的的过程,充分说明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认识当前的事物,而且能追溯过去、推测未来。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表现在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还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板书)(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分组讨论
人的意识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与动物的本能区别
现代人类活动的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的表现。
首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法国科学家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这种毛毛虫有一种“跟随的”习性,总是盲目地跟随着前面的毛毛虫,法伯把若干个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首位相接,围成一圈,并在花盆周围不到6英寸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最爱吃的松针,毛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一圈地走,一小时过去了,一天天过去了,毛毛虫还不停的坚忍着团团转,一连走了7天7业,毛毛虫终于因为饥饿和筋疲力尽而死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动物的活动是无目的,本能的活动。
而人的活动就不同了。人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与客观事物的联系,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并使自己的活动按照既定的计划向着一定的目标进行。例如,原始人类制造石器,是为了猎取动物,切割兽肉;磨制骨针,是为了穿针引线,缝制兽皮、人们披荆斩棘、开垦荒地,是为了在这块开垦的土地上播种五谷。
目前,例如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从起步,到借鉴国外,一步步发展,一次次进步,从无人飞船到载人航天飞船,安排一次次进步,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人的意识是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总结:凭借意识的能动性,人类可以逐步揭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板书)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自然界本来没有电脑,没有航天飞船,人能制造出这些东西。燕子能筑巢,蜜蜂能酿蜜,也能创造出世界上原本没有的东西。人与动物都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