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豆瓣前运营总监:怎样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用户?.pdf

发布:2017-07-27约8.2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豆瓣前运营总监 :如何获取高质量的种子用户 ? 小白叨一叨 :目前 ,大致有六类种子用户 ,基本上 盖了主流的创业项目和获取种子用户的 意图。每类用户对应不同的特征 ,对应对种子用户不同的需求 ,反映在运营数据上对应不同 的KPI和不同的数据。所以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大家不妨看一看。 建设型种子用户 所谓建设型种子用户 ,一般适用于大型的UGC(User Generat ed Co nt ent )社区 ,UGC社区对于种子 用户的诉求 ,是希望种子用户能够拥有UGC素质(插坐菌的理解是内容生产能力和活跃社区氛围的 能力) ,能够让网站具有一个很好开始的氛围。 这里有一个很经典的故事 ,当然这个故事不是种子用户运营的故事 ,是种子用户运营的一个细节 , 就是airbnb ,它作为一个房屋p2p分享的社区,具有很重要的视觉诉求 ,就是要求房子的照片有非常 好的视觉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 ,他们找了许多摄影师去拍照 ,这么做之后成交量就有大幅上升。 从这个故事的可以看出 ,这种建设型种子用户需要保证一定的原创内容的质量。 那么 ,建设型种子用户获取的方式其实是有两个著名的网站可以举例 :一个是我以前工作过的豆瓣 ,一个是知乎。 豆瓣在早期其实是有非常非常棒的社区氛围 ,我们都知道豆瓣最早期是以“书”为主的网站。作为这 样一个网站来讲 ,要获得高质量的 ,或者多元的的对书籍的品味和书评其实并不容易。当时 ,豆瓣 找的第一批种子用户 ,更多的是来源于阿北(豆瓣创始人杨勃)自己的生活经验。 阿北其实是国内pascal社区的很有名的程序员 ,所以豆瓣早期的用户几乎都来源于pascal社区。这 里面的程序员和现在的程序员不一样 ,如果现在找一些程序员来做读书论坛的话 ,我相信那会是动 漫集会。但当时整个pascal社区成员的涉猎范围十分广泛 ,哲学类书籍、质量很高的文学类书籍 , 人文书籍等都有涉猎 ,而且整个社区的程序员当时都在用一个叫Blog的产品 ,所以这些成员都具有 很好的UGC素养 ,他们已经非常习惯编撰长文。 因此他们这两个属性 :第一 ,他们擅长并习惯编写长文 ,第二 ,他们对读书都具有丰富的品味和高 质量的读书诉求并且非常多元化。 这使他们成为豆瓣早期建设型阶段种子用户非常好的来源。所以说豆瓣早期确实是在pascal程序员 社区的基础之上做得特别地好。 这个故事不仅是找到建设型种子用户的例子 ,也是非常好的反直觉的建设型种子用户获取的来源。 按理说 ,如果我要做读书社区 ,最直接地来讲谁会读书呢?看起来我应该去学院里面去找些学生来做 可能会好一些 ,但直觉来讲 ,学生并没有撰写UGC长文的良好习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 ,豆瓣种 子用户的获取是非常反直觉的 ,这个反直觉恰恰是豆瓣早期能够构建非常棒的社区氛围的重要来源 。 这也是在斯坦福创业课上非常重要的一课 ,是由Paul Graha 讲的 :创业早期很多东西都是反直 觉的。这确实非常重要 ,如果有些路径是反直觉的 ,那可能这个路径的正确性会非常高。 再举一个很直觉的知乎的例子 :如果说中国现在有两个非常好的UGC氛围的社区 ,那么就可以说是 早有豆瓣 ,现有知乎。知乎现在在很多领域对豆瓣构成了很大挑战。最近有一个很火的片子叫做 《 疯狂麦克斯4 》 ,按理说影评是豆瓣的大本营 ,是豆瓣最核心的竞争力。但是 ,这部片子最火的 影评 ,却在知乎而不在豆瓣。很多人知道 《疯狂麦克斯4 》 ,都是通过这个网上疯传的知乎影评 , 从这个角度来看确实有很大挑战。 知乎的早期发展 ,是建设型种子用户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像知乎这样的社区一定需要高质量的回答 ,其实这是在知乎形成的一种非常逗的、吐槽型回答和做知乎日报之前那一段时光。直到现在知乎 上还有那种相当长的图文配合的回答。这个氛围的建设非常不容易 ,在知乎早期是通过邀请制来实 现这种氛围的。知乎早期是一个邀请制社区 ,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来回答问题 ,这个邀请制直到现 在还一直在影响知乎。用户提出问题 ,邀请人来回答 ,受邀的人一般都会非常严肃的对待这个事情 。 知乎在这方面和豆瓣有点像 ,早期受邀的人来源于互联网上的人群、程序员人群。我们知道程序员 使用一个叫get up的网站来管理代码 ,程序员人群对长文档本身有撰写习惯 ,有审美的要求 ,严格 性要求等。所以许多长文类的UGC社区都是以程序员为主来发源起来的。知乎早期也是从互联网圈 子扩展起来的 ,这个地方要留一个点我们之后会讲到 ,以互联网人群做种子用户去做扩散好不好?是 因为好多互联网创业者身处圈子里面 ,所以你的产品有许多互联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