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Quadrant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Quadrant系统微创治疗胸腰椎骨折
赵晔 李书奎 李维彬 程才 刘志伟(沧州市中心医院骨一科 河北沧州 061001)
【摘要】 目的 探讨经Quadrant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无需椎管减压胸腰椎骨折患者29例。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方法(V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腰痛程度、应用Prolo问卷评价临床疗效;同时记录各项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10 ~52 个月,末次随访时手术疗效优良率为89.7%,VAS评分显示手术前后有显著差异(Plt;0.05)。结论 应用Quadrant系统微创手术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疗效佳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良好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关键词】 Quadrant系统 胸腰椎骨折 微创
胸腰椎骨折作为一种常见的脊柱外伤,手术治疗可使骨折椎体复位,防止后凸畸形,患者早期下地活动,但传统开放手术创伤较大,对后柱肌肉韧带干扰较大,恢复时间长,在目前微创手术时代已不合事宜 [1]。Quadrant扩张管道系统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微创手术器械,通过肌肉间隙显露手术区域,应用该系统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我科室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对2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Quadrant系统下手术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实验研究对象共29例。纳入标准:胸腰椎压缩骨折,椎体高度丢失ge;1/3,椎管内侵犯lt;50%,无神经症状,术前评估无需减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20~52岁,平均年龄38.5岁。T12 13例,L1 11例,L2 2例,T11 1例,T10 1例,L3 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未合并其他病变。
1.2 手术方法
应用Quadrant系统组手术方法:全麻,俯卧位,胸腹下垫软枕。先行手法按压伤椎处试行复位,透视手术位置,以椎间隙为中点纵行切开皮肤,向两侧游离部分皮下组织,纵行劈开深筋膜,手指沿最长及及多裂肌间隙顿性分离椎旁肌,探及关节突,用Quadrant扩张器进一步扩大,“烧瓶式”暴露上下方小关节突关节,显露椎弓根钉置钉点,依据横突上缘与关节突外缘交点法或人字脊定位法定位,于伤椎及上位椎体内植入椎弓根螺钉,连接纵向连接杆,不放置引流,关闭切口。若伤椎压缩较重,难以通过临椎体固定时,可行伤椎短钉固定,切口稍向下方延长,将Quadrant拉向下方显露下位椎体椎弓根钉位点。
1.3 术后处理
手术后不防止引流,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3~5天;48小时后开始腰背肌功能锻炼,3天后戴支具下地活动。
1.4 临床评价
记录术前、术后疼痛程度(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测定),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手术时间等所有数据均以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0.0统计处理软件分析,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Plt;0.05为显著性差异。末次随访时采用Prolo问卷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优良率。
2 结果
本组所有2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个月-52个月(平均23.5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神经损伤、定位错误、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至末次随访椎体高度均无明显丢失。平均切口长度4.5plusmn;0.5cm,手术时间45.8plusmn;6.7min,术中出血量65.2plusmn;20.4ml。末次随访时Prolo问卷临床疗效评分,优20例,良6例,一般3例,优良率为89.7%。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lt;0.01。虽然术后1周时VAS评分较末次随访时稍高,统计学差异明显,Plt;0.05,但术后1周时3.34plusmn;1.35的分值对术后患者而言已经很低了。(见表一)
表一 疼痛程度VAS评分表(分)
注:①与术前比较Plt;0.01,②与术后1周时比较Plt;0.05。
3 讨论
近年来经肌间隙入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报道并不少见,目前已成为主流术式。本文介绍的可扩张管道系统即Quadrant系统,是由枢法模公司开发的经肌间隙手术显露器械,首先应用于微创治疗椎间盘突出手术,采用直视下手术切除椎间盘,在建立工作通道以后,其椎间盘的切除仍然是传统标准术式,只是采用了“微创入路”。国内外学者针对胸腰椎后路手术入路的研究已经经历大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最初Watkins[2]首次提出骶棘肌及腰方肌间隙后路手术,1968年Wiltse等对此进行了改良,提出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