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氧治疗相关知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压氧治疗学
高压氧定义
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是指在高于一个大气压的环境下,吸入纯氧(氧浓度≥95%)以达到治疗作用的治疗方法。
高压氧治疗中的安全问题
压力变化的影响
加压阶段
高压氧治疗时需要将舱内压力从常压以一定的速率增加到治疗压力,通常是2-3ATA,对气栓症或减压病有时需要加到6-8ATA。在加压过程中,体内的一些空腔脏器或含气腔室(如鼻窦和中耳鼓室)因炎症等原因不能与舱内环境压力及时取得平衡,就会产生一些症状,如耳痛耳闷(鼓室不通),或头疼(上颌窦或额窦)等症状,这时如果没有通过中耳调压动作改善鼓室通气或暂停加压,这种受压不均的现象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鼻窦和中耳气压伤。
稳压阶段
通常情况下是在稳压阶段吸氧,有些病例或急诊病例需要在加压阶段即开始吸氧。此阶段主要是注意吸氧时间,吸氧时间过长易引起氧中毒。目前比较公认的吸氧方案是间断性吸氧。
减压阶段
在治疗压力下吸高压氧到达规定时间后,即可按暴露压力和时程选择相应的安全减压方案逐渐减压,回到常压后出舱。这个阶段应注意减压速度,利于惰性气体的排出,注意不能长时间屏气,防止肺气压伤,如果患者在此时癫痫发作,应及时稳压,待患者抽搐停止后再减压出舱。
火灾事故
氧气不会自燃,但可助燃。燃烧三要素是:火源、可燃物、氧气。只有同时具备这三方面的条件,燃烧才能发生。因而对于空气加压压舱来说,做好火灾防范工作可以用以下一句话来总结:杜绝火源,减少可燃物,控制舱内氧浓度。
(1)杜绝火源
明火: 火柴 打火机等
各种火花: 电器火花,来自电源线破损、短路,电器接触不良。高压氧常见。预防:经常性设备检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金属火花,敲击金属或含碳金属强烈碰撞产生
静电火花,化学纤维及羊毛服装摩擦、干头发摩擦产生。高压氧常见。预防:严禁明火进舱;所有电器开关一律装在舱外;舱内电线电缆要用绝缘护套包起;预防静电,纯氧舱必须彻底更衣,换穿纯棉衣服。空气舱应尽量穿棉质衣服和被褥。舱体接地,氧气湿化,在舱内减少走动避免喧哗。
(2)减少可燃物
氧舱的所有设施均应使用金属或防火材料,如舱内座椅的材料、患者的卧具衣服、氧舱配件的润滑用硅油,空压机用无油防止压缩空气中带油。
(3)严格控制舱内氧浓度
空气舱患者吸氧用面罩,应保持密封紧贴,避免氧气外漏。氧舱必须配有测氧仪,测氧仪氧电极要定期更换,保持准确。
密闭空间的心理影响
大多数患者对高压氧舱比较陌生,既不了解其优点和治疗意义,也不知道会引起何种不适和痛苦,更不知道如何配合治疗、应对和减轻痛苦。另外,由于压力的变化,有些患者会引起耳闷、耳胀甚至耳痛,同时人体也有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如心率血压的变化。高压氧舱是密闭的容器,治疗过程中不能随意进出,这些都让初次治疗的患者在舱内无所适从,增加了患者心理上的“不确定性”和恐惧感,而人生中遭遇到的应急事件,其性质越不确定、不可预见、不可控制,就越易引起强烈的心理反应,包括紧张、猜疑、忧虑、焦虑和恐惧等,这些不良心理反应又会通过“心理生理反应”机制,加剧高压氧治疗过程中由于压力的变化导致的耳痛及其他生理不适,最终导致患者放弃高压氧治疗而失去治疗机会。
预防:进舱前心理准备。进舱前向患者仔细介绍高压氧治疗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防止问题发生及相应的处理方法;尽量使新患者的座位与老患者相邻,请老患者在舱内做必要的指导等;每位患者教会咽鼓管调压动作,常规使用1%呋嘛滴鼻液,缓慢加压。
氧舱设备
1、医用氧舱分类 治疗人数和加压介质划分
按治疗人数分:
婴儿舱
单人舱
多人舱
按加压介质分:
空气舱
纯氧舱
2、氧舱附属设备
空压机
储气罐
照明
空调系统
各种管路
高压氧基本概念
气体的分压概念
大气是数种气体的物理混合,其中氮气为78%,氧气为21%,二氧化碳为0.03%,还有少量的氢气、氦气、氖气、氪气、氩气和氙气等。各种气体都有一定的质量对地面物体构成压力。大气压就是这些气体压力的总和。既往大气压用公斤表示,现在大家还这么表示,只是不能用在书面上,书面上要用国家84年颁布,86年起使用的Pa(帕),为的是与国际接轨,这是国际标准公制单位。100Pa=1kPa,100kPa=1Mpa,1mmHg=0.133kPa,1kPa=7.5mmHg,因而1个大气压=760×0.133=101kPa≈100kPa,氮气的分压为100×78%=78kPa,氧气的分压是100×21%=21kPa,依此类推。
分压定律:某一气体的分压=环境总压(绝对压)×该气体在混合气中所占的体积分数
气体的实验定律
波义尔-马略特(Boyle-mariotle定律):当体积不变时,一定质量(数量)的气体,其压强(P)))_ T1
V2 ˉ T2
查理(Charles))_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