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0章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ppt

发布:2017-03-21约3.27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10章 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 10.1 临时变量的存储分配 存储分配的原因:四元式产生大量临时变量(每个运算产生一个),如不采取措施就会浪费大量存储单元。 例:c[i]的四元式 1.(-, i, 1, T1) 2.(*, T1,5, T2) 3.([], c, T2,T3) 四元式QT[i]定义变量Y,则称i为Y的定义点;如果四元式QT[j]使用变量Z的值,则称j为Z的使用点。 临时变量的存储分配可在中间代码一级进行,也可在目标代码一级进行。 现在的目标是让更多的临时变量共享内存单元。采用动态分配法,不直接给变量分配单元,只是确定抽象地址。 定义点和使用点全部落在一个基本块内的临时变量称之为良型临时变量。 只被定义一次,且只被定义一次。 定义点与使用点在一个基本块内。 良性临时变量的特点: 基本块1 基本块2 定义点 使用点 设i为临时变量T的定义点,j为最后一个使用点,则称区间[i,j]为T的活动区。 设[i,j]和[k,l]是两个活动区,如果j=k或l=i,则称两个活动区不相交。 基本块 T1的 活动区 i j k l T2的 活动区 T1的 活动区 i k j l T2的 活动区 例子:设有语句Y:=(A*B+C)*B-D,则四元式为: 1.(*, A, B, T1) A*B 2.(+, T1,C, T2) A*B+C 3.(*, T2,B, T3) (A*B+C)*B 4.(-, T3,D, T4) (A*B+C)*B-D 5.(=:,T4,—,X ) 各临时变量的定义点分别为: T1—1,T2—2,T3—3,T4—4 各临时变量的最后使用点分别为: T1—2,T2—3,T3—4,T4—5 各临时变量的活动区分别为: T1—[1,2],T2—[2,3], T3—[3,4],T4—[4,5] 结论: 每个临时变量的活动区均不相交。T1,T2,T3和T4将占用同一存储单元,从而实现节省存储的目标。 尽管在四元式中出现了很多临时变量,但实际占用存储单元的还是极少数。 10.2 静态链、动态链 1. 以过程为单位的动态存储分配 所谓以过程为单位的动态存储分配就是以过程调用为单位来设置数据区。即设计一个数据空间栈,当程序运行时,每调用某过程一次,就根据该过程的说明为该过程在数据区栈的顶部分配一定数量的数据单元,称为该过程的数据区。当调用完毕,则释放该过程的数据区。 设有源程序: program main(input, output) const a =10; var b, c: integer; d, e: real; procedure p ( x: real ); var f: real; procedure q ( y: real ); const g = 5; var h: boolean; procedure r ( z:integer ); p q r var i: integer; begin …… if e0 then q ( f ); …… end; {r} begin r ( a ); end; {q} begin q ( e ); end; {p} p q r procedure t ( ); var j: real; begin p ( e ); end; {t} begi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