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5年第 1期 黑 龙 江 社 会 科 学 No1, 2005
(总第 88期 ) H eilongj iang Social Science s General. No. 88
构建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
蒲 明
(黑龙江工程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50)
摘 要 :尽管我国有着诚信的传统美德 ,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 ,社会上信用缺失的现象仍然比较严
重 。基于我国社会信用缺失的现状 ,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很有必要 。
关键词 :信用 ;社会信用体系 ;信用缺失
中图分类号 : FC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7 - 4937 (2005) 0 1 - 0069 - 03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 ,信用意味着交易双方诚实守信 ,信守诺言 。在现代市场经济活动中 ,从商品市
场的买卖到资本市场的借贷 ,从要素市场上的交易到证券市场上的支付等无不体现着信用 。我国目前
仍处于市场经济转轨时期 ,个人信用 、企业信用 、商业信用等尚未很好建立 ,极大地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运
行 。因此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
一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现状
尽管我国非常重视社会信用的建设 ,在一些地方进行了试点工作 ,全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 。但总的来说 ,我国的信用体系还存在着诸多缺陷 ,主要表现在 :
1社会信用主体信用缺失
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总的概念 ,包括个人信用体系 、企业信用体系 、银行信用体系和国家信用体系 。
个人信用缺失 。我国现行体制下 ,严格意义上的个人信用制度基本上是空白,个人信用无法评估 ,
人们对消费信用的知识 、认可和运用还存在许多问题 。不仅负债消费观念尚未形成 ,而且个人信贷风险
防范机制也不健全 。
企业信用缺失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恶意负债行为十分严重 , “三角债 ”问题长期困扰企业 ,并 日益
突出 ,借企业改革 、重组或搞假破产 、逃债 、废债行为比比皆是 。企业信用的严重缺失制约了中国金融市
场的发展 ,制约了市场作用的发挥 ,也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
银行信用风险加剧 。我国银行业作为社会信用关系最集中的体现者 ,一直在遭受社会信用价值缺
失的侵蚀 ,信用风险不断加剧 。一方面 ,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没有积累起足够的真正商业银行的业务经
验 ,并缺乏严密的信贷政策 ,亦缺少具备评估新贷款质量能力的人员 , 以致造成不 良贷款增加 。另一方
面 ,社会信用价值的缺失 ,严重侵蚀了银行信用 ,有的是钻相关法律的空子骗取贷款 ;有的是打着政府的
名义以多种方式逃废银行贷款 ,其结果是银行信用风险日益累积 ,部分金融机构甚至出现支付风险 。
政府信用也存在问题 。个别地方政府受利益驱动 ,也会发生一些失信行为 。
2 信用体系发育程度低
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发育不良首先表现为信用形式单一 。信用体系中银行信用 占主导地位 ,在全社
会融资总量中 ,银行信贷融资比例在 864 % 以上 ,商业信用发育程度相对低下 ,发展比较缓慢 ,尤其是
商业票据的使用范围和规模偏小 。消费信用起步晚、发展较慢 ,虽然 1999年中央银行出台了 《关于开展
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 》,但由于缺乏个人信用记录 、调查和评价的配套制度 ,消费信用的发展受到
很大制约 。目前 ,消费信贷规模仅 占银行贷款总规模的 2%左右 ,而在西方国家该比例高达 20% ~
30% 。民间信用等其他信用形式发育程度更低 。
3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一些征信国家 ,大都有比较健全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这一体系包括国家关于信用方面的立法
收稿 日期 : 2004 - 10 - 25
( )
作者简介 :蒲明 1976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黑龙江工程学院管理系教师 ,从事经济管理 、国际贸易研究 。
·69 ·
和执法 ;政府对信用行业的监督管理 ;政府对全社会的信用教育和信用管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