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表格填报说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附件2:
能源利用状况报告表格填报说明
1、基本情况表
【所属地区】填写企业所在行政区域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所属领域】填写企业所属领域,范围包括:工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教育。
【行业】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123456@163.com.
【能源管理机构名称】企业内负责能源管理的机构名称,如:某节能科(处)。
【主管节能领导姓名】主管节能工作的企业负责人姓名。
【能源管理负责人姓名】根据《节约能源法》规定,具体负责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的人员姓名。
【能源管理师证号】填写能源管理师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节能主管部门颁发的能源管理师资格证书号。未开展试点地区不填写。
【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及认证机构】按照GB/T 23331《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进行认证的情况;如通过认证,填写通过日期和认证机构名称。
【能源管理师人数】开展能源管理师试点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企业获得节能主管部门认可资格证书的员工数。未开展试点地区填写0。
【综合能源消费量】指报告期内用能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净值。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需要先将使用的各种能源折算成标准燃料后再进行计算。根据生产活动的性质,综合能源消费量在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非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就是用能单位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合计(不包括回收利用能源),计算公式: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的能源折标合计-回收利用折标量合计。
能源加工转换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是用能单位生产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扣除加工转换产出的二次能源后的实际能源消费量(不包括回收利用能源)。计算公式:综合能源消费量=工业生产消费能源折标量合计-能源加工转换产出折标量合计-回收利用折标量合计。
【能源消费成本】指报告期内用能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费用成本的总和。计算能源消费成本时,需要先计算各种能源的费用成本再进行求和计算。
(1)工业基本情况
【工业总产值】是指以货币变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生产的工业产品总量(可比价)。为准确核算工业总产值,应将现价工业总产值折算为可比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在此采用的是2010年不变价格。
【销售收入】销售商品产品、自制半成品或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货款,劳务价款或取得索取价款凭证确认的收入。销售收入按比重和业务的主次及经常性情况,一般可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上缴利税】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与其关联企业要分别向国家交纳“利润”和“税金”。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能源消费总量÷建筑面积。
2、能源消费结构表及附表
【购进量】能源购进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外购的、用于本企业消费的各种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购进量的核算原则是:
(1)计算购进量的能源必须具备以上三个条件:
一是已经实际到达本单位;
二是经过验收、检验;
三是办理完入库手续。
但是,在未办理入库手续前,已经投入使用的或已经销售的,要计算在购进量中;使用多少,计算多少。
(2)“谁购进,谁统计”。
凡属本单位购进的,符合上述原则,不论从何处购进,均应计算在内,包括作价购进的加工来料。
凡属本报告期实际购进的,办理完入库手续,即计算购进量;什么时间办理入库手续,什么时间计算购进量。
根据以上原则,下述情况不能计算在购进量内:
A.供货单位已发货,但尚未运到本单位,即使已经付款;
B.货已运到本单位,但尚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
C.经验收发现的亏吨,(按验收后的实际数量计算购进量);
D.借入的,自产自用的,车间、工地上年领用的今年退回的。以及加工来料(作价的除外)。
【消费量】指能源使用单位在报告期内实际消费的一次能源或二次能源的数量。就每种能源的实物消耗而言,是其消费量;如果将实际消费的各种能源折标准量相加所得到的能源消费量合计数据是企业投入消费的全部能源,没有扣除能源品种加工转换的重复因素。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含义见相关指标解释。
能源消费量统计的原则是:
A.谁消费、谁统计。即不论其所有权的归属,由哪个单位消费,就由哪个单位统计其消费量。
B.何时投入使用,何时计算消费量。企业的能源消费,在时间、工艺界限上,以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为标志,即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就计算消费;何时投入第一道生产工序,何时计算消费量。
C.在计算综合能源消费量时,不应重复计算,应扣除二次能源的产出量和余热、余能的回收利用量。
D.耗能工质(如水、氧气、压缩空气等),不论是外购的还是自产自用的,均不统计在能源消费量中(计算单位产品能耗时应根据具体的指标规定将某些耗能工质包括在内)。
E.企业自产的能源,凡作为企业生产另一种产品的原材料、燃料,又分别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