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第6章).ppt
供应商(供应商号,姓名,…)供应商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零件(零件号,零件名,…)零件实体对应的关系模式参加(职工号,产品号,天数)12345联系“供应”所对应的关系模式联系“参加”所对应的关系模式供应(产品号,供应商号,零件号,供应量)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实例数据模型的优化6.4逻辑结构设计确定数据依赖按需求分析所得到的语义,分别写出每个关系模式内部各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和不同关系模式属性之间的数据依赖对各关系模式之间的数据依赖进行极小化处理,消除冗余联系确定各关系模式的范式级别按照需求确定是否要对某些模式进行合并或分解对关系模式进行必要的分解,可以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和存储空间的利用率01040203设计用户子模式——利用视图概念设计更符合局部用户需要的用户外模式使用别名对不同级别的用户定义不同的view,以保证系统的安全简化用户对系统的使用预备性的定义一些view,以满足用户经常用到的复杂的查询6.4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为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要求的物理结构的过程物理设计确定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评价物理结构的时间和空间效率分两步6.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对要运行的事务进行分析对于查询事务,需得到如下信息所涉及的关系,查询、连接、投影所涉及的属性对于更新事务,需得到如下信息所涉及的关系及其属性,要更新的属性值了解所用RDBMS提供的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6.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第六章数据库设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要求及主要内容熟练掌握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熟练掌握逻辑结构设计的方法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了解数据库物理设计与实施和维护的主要工作。第六章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和处理要求)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数据库是信息系统的核心和基础数据库设计是信息系统开发和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是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6.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的结构设计(静态)逻辑数据库设计全局逻辑结构物理数据库设计局部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数据库的行为设计(动态)数据的装载应用程序设计2341数据库设计的内容6.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分析设计人员应具备的水平数据库设计方法——规范设计法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软件工程知识应用领域的知识手工设计方法过程迭代逐步求精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6.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设计步骤6.1数据库设计概述系统需求分析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数据库实施运用DBMS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SQL)及其宿主语言(例如VB),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数据库运行维护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6.1数据库设计概述6.1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使用维护阶段系统需求分析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物理结构设计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运行、维护数据库数据入库,编制应用程序将E-R图转换成具体关系模式建立逻辑模型、用户视图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形成独立于DBMS的概念模型用E-R图描述安排物理存储,设计索引需求分析的任务6.2需求分析详细调查应用领域要处理的对象充分了解原系统的工作概况明确用户的各种要求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要求完整性要求确定新系统的功能考虑今后的扩充性需求分析的步骤分析系统数据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流程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编写系统分析报告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需求分析系统功能调查组织机构情况6.2需求分析6.2需求分析数据字典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主要文档:数据字典、数据流图注意将来的扩充与修改强调用户的参与真实、充分地反映现实世界易于理解、易于更改易于向数据模型转换独立于DBMS用E-R图来表示概念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