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八县2014-2015学年高二政治下学期联考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作县(市)一中期末联考
高中 二 年 政治 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
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①青云山自然风光 ②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③长乐发现的《天妃灵应之记》石碑,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 ④克隆技术 ⑤2015年4月19日永泰一中举办的校园“十佳歌手”赛 ⑥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机器 ⑦乡镇企业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⑦
2.如今,手机已是更新换代频率最高的电子产品,手机支付、办公、游戏、社交、网络浏览等已成为一种消费时尚和文化现象。这表明了:
A.文化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B.文化改变人的生活方式
C.文化决定人的价值取向 D.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3.“不读书,穷者穷根难断,富者富不长久”对于民族而言,全民阅读反映出全社会的总体文明程度,要构建“学习型社会”,切实地使广大群众的整体素质有质的飞跃,这是因为:
A.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B.文化能使一个国家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C.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文化都能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4.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生,就全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都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由此可见:
①文化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
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
③各国政治分歧已逐渐消失,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
④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入国问禁,入乡问俗“体现的道理是:
A.不同民族之间文化有差异、有竞争
B.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C.传统习俗都要遵守
D.尊重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差异性
6.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地区,还是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团圆赏月,重阳登高望远,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这是传统习俗之继承和发展
C.传统文化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延续
D.传统文化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
7.中秋节不单单是华人的节日,也是韩国、日本等国的传统节日,但庆祝节日的习俗各有差异。这表明了:
A.传统习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庆祝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D.民族节日是中华文化包容性的重要见证
8.仓颉灵感不灭,美丽中文不老。《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倡导“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的精神。下列标题对应上述精神的是
A.书写汉字,传承文化 B.书写汉字,批判继承
C.立足实践,创新文字 D.普及书法,古为今用
9.Dama(大妈)Tuhao(土豪)等一些词也在海外媒体或口头交际中成为热点。截至目前,已有245个汉语词汇在牛津英语词典中“安家落户”。从文化角度看:
①有利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国际影响力
②体现了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③说明尊重文化多样性需要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④表明不同民族文化最终走向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10.丝绸之路在把古代中国的商品传递到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的同时,也把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丝织技术传到那里,为世界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可见:
A.商业贸易是文化传播的最重要途径
B.商业贸易必然导致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同化
C.商业贸易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交流文化
D.旅游等其他活动也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11.“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 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建设“一带一路”对于加强亚欧大陆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具有重要意义。假如围绕建设“一带一路”写一篇演讲稿,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文化理论视角是:
①文化与经济相影响,相互交融 ②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在继承中发展
③各国都要坚持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④中华优秀文化需要在交流中主动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2.移动广播电视(CMMB)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新媒体形式,采用数字编码,通过无线发射,实现广播电视节目手持移动接收,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传播广播电视节目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移动广播电视的出现:
①说明旧的传媒已不再发挥作用
②说明电视等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③能够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
④充分显示大众传媒的文化传递的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笔墨当随时代”,绘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