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_Internet概述hao.ppt

发布:2017-12-28约3.39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Internet概述 mwh6688@126.com * * 主要内容: 1.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2 Internet在中国 1.3 Internet的应用 1.4 Internet对社会的影响 1.1 Internet的产生与发展 1.1.1 Internet的发展历史 Internet的定义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中文名称为“国际互连网”、“因特网”、“网际网”或“信息高速公路”等,它是将不同地区而且规模大小不一的网络互相连接而成。对于INTERNET中各种各样的信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网络的连接来共享和使用。 一.计算机网络概念的产生 第一代:50年代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采用面向连接的电路交换方式。 网络特点: 以单个主机为中心的星型网,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软硬件资源。 第二代:60年代面向无连接的分组交换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即现代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 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机、终端、连同外设、软件和信息资源组成 任务:完成数据处理、资源共享等 通信子网:结点交换机(又称路由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组成,又称分组交换网。 任务:完成网络数据传输。 二.Internet的发展 第一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连网发展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第一个单个的分组交换网ARPANET,并不是一个互连网。 到70年代,ARPANET不满足所有通信问题,开始研究多种网络互连技术。 1983年因特网的诞生时间。TCP/IP协议成为ARPANET标准协议。同年,ARPANET分解成两个网络: ARPANET——进行实验研究用的科研网 MILNET——军用计算机网络 1990年ARPANET关闭。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第二阶段:构建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因特网在科学教育领域广泛使用。 ? 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建立了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NSFNET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 1989年NSFNET主干网速率1.544Mb/s(T1速率),成为因特网主要部分。 ? 1991年,美国政府决定将因特网的主干网转交给私人公司来经营,并开始对接入因特网的单位收费。 ? 1993年因特网主干网速率提高到45Mb/s(T3速率) 。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各网络之间需要使用路由器来连接。 有时在结构图中可不画出路由器。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国家主干网 地区网 地区网 地区网 路由器 三级结构的因特网 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要经过多种网络。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国家主干网 地区网 地区网 地区网 第三阶段:基于ISP和NAP的多级结构的因特网。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NAP(Network Access Point):网络接入点,又称对等点。用来交换因特网上流量,以使不同ISP经营的网络都能够互通。 接入到NAP上设备是平等关系。 ? 从1993年开始,由美国政府资助的 NSFNET逐渐被若干个商用的 ISP 网络所代替。 ? 1994年开始创建了4个网络接入点NAP (Network Access Point),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因特网逐渐演变成多级结构网络。 多级结构的因特网 大公司 地区 ISP 网络接入点 NAP (对等点) 公司 校园网 主干服务 提供者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校园网 本地 ISP 地区 ISP 地区 ISP 地区 ISP 本地 ISP 本地 ISP 大公司 大公司 网络接入点 NAP (对等点) 主机到主机的通信可能经过多种 ISP。 1.1.2 Internet的未来 1996 年10月,美国政府提出了构建下一代Internet 的计划。 下一代Internet 计 划(简称NGI),于1997年10月1日正式开始实施。 NSF的超高速骨干网络服务网(vBNS)启动不久,提出了联合构建Internet2 的倡议。 1997 年9 月,大学高级Internet 开发合作组织( 简称UCAID)正式成立,宣告了Internet2 的诞生。 vBNS(超高速骨干网络服务网) 主要任务在于为美国研究教育界提供有价值的高性能应用、 服务、技术和协议,为正在演化中的Internet服务和技术提供一个试验环境。只有经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网络与通信研究和基础设施批准授权的研究教育机构方可使用vBNS。 vBNS自1995年4月投入运行到1997年秋,已铺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