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2章代码生成.ppt

发布:2017-03-23约8.48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使用寄存器的主要思想 在目标代码中使用寄存器的主要思想是:在四元式中,每当一个变量被定义时,首先产生把值送入某一寄存器的目标代码,然后在一个表里注明该变量的值在哪一寄存器中,只有当寄存器被剥夺且变量的值以后还有用时,才把寄存器中的现行值记入内存单元。当一个变量的值以后不再被引用时,就不必保存到内存中。 寄存器的分配以基本块为单位。在基本块开始时所有寄存器都是空闲可用的,在结束基本块时剥夺所有寄存器,以便在下一个基本块开始时所有寄存器都是可用的。 寄存器分配的中心问题有二:一是寄存器的主动释放问题,一是寄存器的剥夺(被迫释放)问题。当没有可主动释放的,又没有空闲可用的寄存器时要采取剥夺手段。两个中心问题中的主要问题是寄存器的剥夺问题。 决定剥夺哪个的主要因素有下列一些: 1.写入内存次数。 2.下次使用点的距离。 3.使用频率。 每当一个寄存器被剥夺时,要把它的值写入一些内存单元中,我们希望这种写入动作最少。不同寄存器中的值在一个基本块内的使用频率是不相同的,我们希望被剥夺者(值)的使用频率是最低的。我们也希望被剥夺者的下次使用点是最远的。 12.3 表达式四元式的翻译 [例] 设有表达式 X*(a+b)*Y*(a+b) 其中X和Y为间接量,a和b为直接量,且类型均为实型,则生成的四元式为: 1.(r+, a, b, T1) 2.(r*, X, T1, T2) 3.(r*, T2, Y, T3) 4.(r*, T3, T1, T4) 由上述四元式生成目标代码的过程如图所示 12.4 复合变量四元式的翻译 复合变量有两种:V[E],V.I 。其中V有两 种可能:第一,它是结构变量名,第二,它又 是一个复合变量。结构变量名又可分为形参名 和实在名。 V[E]变量的四元式(最后一条)可有以下三类: Ⅰ. ([ ], a, T0, T) Ⅱ. ([ ], A, T0, T) Ⅲ. ([ ], Tv, T0, T) 上述四元式对应的目标代码分别为: Ⅰ. LDA Φ, addr(a) IADD Φ, loca(T0) ST Φ, addr(T) Ⅱ. LD Φ, addr(A) IADD Φ, loca(T0) ST Φ, addr(T) Ⅲ. LD Φ, addr(Tv) IADD Φ, loca(T0) ST Φ, addr(T) V.I的四元式有以下三类: Ⅰ. (·, rc, I’, T) Ⅱ. (·, RC, I’, T) Ⅲ. (·, Tv, I’, T) 其中I’在处理上可能有两种:一是I’为域名I自身(名表地址),一是I’为SYMBL表地址。我们需要的是I的OFF值。 上述三种四元式的目标代码分别如下: Ⅰ. LDA Φ , addr(rc) RINC Φ , off(I) ST Φ , addr(T) Ⅱ. LD Φ , addr(RC) RINC Φ , off(I) ST Φ , addr(T) Ⅲ. LD Φ , addr(Tv) RINC Φ , off(I) ST Φ , addr(T) [例] 设有表达式a[i*2+1]*B[i*2].u和说明 VAR i, j: integer; u: real; a: ARRAY[1…10] OF real; 以及形参说明VAR B:Tname,其中Tname表示前面数组类型的名,则生成的四元式和目标代码分别如下: 四元式 目标代码 12.5 赋值四元式的翻译 赋值语句可分为以下三种: Ⅰ. V0: =E Ⅱ. V1: =V2 Ⅲ. f: =E 其中V0表示简单类型的变量,V1和V2是结构类型的变量,f为实在函数名。对应的赋值四元式分别为: Ⅰ. (=: , eres(E), ——, vres(V0)) 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