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模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2章 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模型 学习要点: 软件生命周期表明软件从功能确定、设计,到开发成功投入使用,并在使用中不断地修改、增补和完善,直至被新的需要所替代而停止该软件的使用的全过程。 软件开发模型是从软件项目需求定义直至软件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越整个生存期的系统开发、运作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第2章 软件生命周期及软件开发模型 2.1 软件生命周期 2.2 软件开发模型 退出 软件生命周期:软件定 义、软件设计、软件使用 与维护三阶段,而又可以 具体分成几个子阶段。 (1)??? 可行性研究: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给出其功能、性能、可靠性、接口等要求。 (1)可行性研究 (2)需求分析和定义 (3)总体设计 (4)详细设计 (5)编码(实现) (6)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1)??? 可行性研究:确定待开发软件系统的总目标,给出其功能、性能、可靠性、接口等要求。 2。2软件模型 软件开发模型是软件开发全部过程、 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是1970年W.Royce提出的瀑布模型,而后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软件开发的实践,相继提出了原型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喷泉模型等。 1.原型模型、螺旋模型 关于 模型小结 螺旋模型是由上面四个部分组成的迭代模型。螺旋模型的每一周期都包括需求定义、风险分析、工程实现和评审四个阶段。开发过程每迭代一次,螺旋线就增加一周,软件开发又前进一个层次,系统又生成一个新版本,而软件开发的时间和成本又有了新的投入。最后得到一个客户满意的软件版本。 喷泉模型该模型表明软件开发活动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隙,用于支持面向对象开发过程。由于对象概念的引入,使分析、设计、实现之间的表达没有明显间隙。并且,这一表达自然地支持复用。 小 结 软件生命周期实质上是大型系统开发过程中各项目阶段的一种表示方法,如同任何事物一样,软件也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根据这一思想,把上述基本的过程活动进一步展开,可以得到软件生命期的6个步骤,即制定计划、需求分析、设计、程序编码、测试及运行维护。 软件生命期模型是从软件项目需求定义直至软件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越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开发、运作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最早出现的软件开发模型是1970年W.Royce提出的瀑布模型,而后随着软件工程学科的发展和软件开发的实践,相继提出了原型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喷泉模型等。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