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TNCJ型射频同轴终端负载的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性能TNC/J型射频同轴终端负载的设计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研究所 乔长海 李传龙
摘要:基于同轴传输线的基本理论,对使用频率达18GHz的高性能TNC/J型射频同轴终端负载进行了设计。简述了该产品主要结构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些设计时应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产品性能测试。
关键词:高性能 射频同轴 终端负载 设计
1、引言
射频同轴终端负载在无线电设备、电子仪器以及各种微波装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系统中,对空置的备用信道和测试端口进行阻抗匹配,既保证了信号的阻抗匹配,又大大减少了空置端口信号泄漏、系统间的相互干扰,是射频传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性能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综合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装备、仪器等系统技术水平的提高,射频同轴终端负载在各类军、民用装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同时装备对射频同轴终端负载的电性能要求、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在尽可能宽的频带内,具有最佳的电气性能;在严酷的环境中可靠工作等),这为射频同轴终端负载向高性能、高可靠方向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需求条件。
TNC系列射频同轴终端负载是一种特性阻抗为50Ω、螺纹连接(7/16-28UNEF)、外导体内径为6.5mm的射频同轴元件。其优点是螺纹连接能实现牢固、可靠的连接与配合,在冲击、振动等恶劣条件下,具有优良的性能稳定性。
近年来,随着系统性能扩展的要求,TNC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的技术水平获得了很大的突破,使用频率已经拓展到18GHz,电性能及耐环境适应性能也得到较大改善。同样也对TNC型接口的射频同轴终端负载提出了高性能要求。本文介绍的高性能TNC/J型射频同轴终端负载,就是为满足某些设备的需求而进行研制生产的。
2、该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
工作频率范围:DC~18GHz;
特性阻抗: 50Ω;
温度范围: -65℃~165℃;
电压驻波比: ≤1.20;
功 率: 1W ;
连接机构耐力矩:1.69N·m,min;
非磁性材料的导磁率:μ<2.0;
中心接触件固定性:轴向力≥26.7N;
耐盐雾:48h;
连接器耐久性:500次。
3、设计原理
由于高性能TNC/J型射频同轴终端负载是一种特殊的射频同轴连接器,因此其主要的设计依据仍然采用同轴传输线的基本理论:
················ (1)
其中:ZO-----同轴传输线的特性阻抗(Ω)
D------外导体内径(mm)
d------内导体外径(mm)
εr----介质相对介电常数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要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1)在同轴线内部保持一致的特性阻抗。通常同轴传输系统是一个阻抗连续分布并保持不变的系统,如果阻抗发生变化,则会影响系统的性能。因此为了获得最佳的宽带性能,在同轴线的每一个横截面上,都必须尽可能地使特性阻抗等于标称值(本产品为50Ω)。
(2)对于每一处不可避免的阻抗不连续,应采取补偿。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理想均匀的同轴传输线是不存在的,由于结构或其它原因,总是要变化同轴线的截面尺寸,因此在同轴传输线内,阻抗的不连续性总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设计同轴连接器时,首先应将未补偿时的不连续性控制在最小,其次对这些不连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以获得高性能的产品。
(3)尽量减小机械公差对电性能的影响。在同轴器件的制造过程中,导体、介质的尺寸公差(包括轴向公差、径向公差、形位公差及表面质量等)总是存在的。在设计时应将可能影响电性能的尺寸公差数减小到最少,且尺寸公差应控制的合理的范围内(统筹考虑产品性能、加工工艺性、生产成本等因素)。在制造过程中应保证设计要求的精度等级,并尽量保证零件尺寸的一致性,以利于得到高性能、高可靠的产品。
4、结构设计与相关计算
4.1 界面结构
TNC系列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界面结构已经比较成熟,在IEC60169系列标准和MIL-C-39012系列标准中做出了详细规定:有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插孔接触件连接器界面;有0级、2级连接器界面;有使用频率为11GHz连接器界面、使用频率为18GHz连接器界面。本产品采用GJB5246-2004《射频连接器界面》中的TNCA系列插针接触件连接器界面,其中外接触件采取不开槽结构,以利于保证其主要性能指标-----宽带条件下的电压驻波比性能,界面结构见图1。
图1 界面尺寸
4.2 扩频设计
对于任何一种射频同轴连接器来说,最关键的尺寸为外导体的内径尺寸,该尺寸与内导体的外径尺寸、介质尺寸一起决定了该连接器的特性阻抗和截止频率。也就是说,射频同轴连接器的结构形式决定了其截止频率,并可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 (2)
其中:fc——连接器的截止频率(GHz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