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惯用语剖析.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汉语;惯用语的理解和认知;惯用语的生成理据:认知语言学认为,惯用语的生成机制在于概念结构的映射,即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那惯用语是通过什么一种方式,来达到概念结构之间的映射的呢?惯用语的生成理据或者说认识基础是什么呢?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转喻和约定(conventiona1)知识构成惯用意义生成的认知基础。
理据一:隐喻,人类思维中有许多抽象化的概念, 为了跨越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的表达鸿沟,交际中常用的补救办法是使用隐喻。语言中表示情感的惯用语数量很大, 且大多为隐喻。许多惯用语具有比喻意义,这实为词的意义与概念域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惯用语的理解。概念隐喻是源域和靶域之间的一组映射或对应(correspondences)。比如惯用语hit the ceiling,blowyour stack,blow ofsteam等都是以下面两个概念为理据的THE BODY IS A CONTAINER;ANGER IS HEAT。
;??据二:转喻语约定知识,王寅认为,转喻主要是基于对各种“事件域”体验和认知之上形成的:人们对事件域中各种行为要素和/或事体变化要素的认识基础上,形成了知识块储存于大脑之中,知识块中的各要素相互关联,交错牵涉,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其他部位或全身,在思维中不可避免要产生转喻现象。转喻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转喻只涉及一个概念域, 同一概念域中的两个实体之间的概念关系为指代关系(杨玉)。作为惯用语的生成机制,转喻需要约定知识的共同参与;惯用语理解的理论一概念隐喻理论:Lako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以他们为首的认知语言学家们认为,经验与认知在语言结构和功能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概念隐喻理论也受到了一些挑战,对于惯用语的解释也面临了诸多的挑战和困难。Lakof认为人们用一个具体的概念域,即“源域” 中的词汇来描述另一个抽象的概念域。这种映射不是任意的,它根植于人体、人的日常经验及知识,也可以说映射的基础是人的身体经验。例如,SPACE是人类经验中最基本的经验之一,因此也是人类概念系统中的最基本的概念之一。Lakof认为,概念隐喻起着联结抽象域和具体的域的桥梁作用。因此,惯用语的理解可以视为是概念之间的映射关系。
理解的研究同样有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其一,它把惯用语的任意性排除在外,其必然结果是有相当一部分惯用语无法作出合理的解释。其二,其经验主义的认识论方法并不能保证将所有的语言事实归类到一定的概念结构或概念中去。其三,到底是概念结构生成惯用语还是相反,它并未提供足够的有决定意义的证据(刘正光、周红民)。
;惯用语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其意义是人们概念系统的产物,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体验紧密相关,也就是说在理解惯用语意义的时候,需要借助人类的概念系统和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百科知识的帮助。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给研究惯用语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然而,它对惯用语的生成与理解的研究同样有它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惯用语:是指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用的短语,大都是三个字的动宾短语,也有其他格式的。
例如:
动宾式:耍花招 走过场 吊胃口 吹牛皮…
偏正式 : 风凉话 夹生饭 铁饭碗 马后炮...
主谓式:天晓得 天照应
惯用语的主要特征:含义简明 形象生动 通俗有趣;惯用语释例;1.吃不消 chi bu xiao
吃不消:指经受不住;难以承受;忍耐不了。例如:
挑那么重的担子走路,很多人吃不消。
任务很艰巨,吃不消也得挺住。
;惯用语与成语的区别:惯用语与成语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惯用语口语色彩浓厚,成语书面色彩浓厚;惯用语含义单纯,成语含义丰富。
动宾结构的惯用语,其间可以依据表达所需要插入定语和补语。例如:
碰钉子——碰了个大钉子 打交道——打了几次交道……
有的惯用语既不能改变它的构词成分,也不能加进别的成分,这种惯用语更像一个词。例如“巴不得” 不管三七二十一”.;讲完了,谢谢大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