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二、巴洛克风格时期的服饰.ppt

发布:2019-03-01约3.91千字共5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巴洛克风格时期的服饰 在文化史上,一般把欧洲的16世纪末到17世纪称之为“巴洛克”时代。 巴洛克(Baroque)一词本义巴洛克原指不规则的,怪异的珍珠,是具有贬义的,当时人们认为它的华丽、炫耀的风格是对文艺复兴风格的贬低。 巴洛克艺术充满雄伟、壮丽和豪放的底蕴,在富丽堂皇中显现刚健雄风。 它是一种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非常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 巴洛克时期的服饰特点 在服饰上也一改以前灰暗而直板的艺术风格,把目光从人体移到了人与自然的联系上。 服装变得自然、松弛的同时,装饰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并趋向奢侈。 ? 筒形长裤---1640年出现了长及腿肚子的筒形长裤,这是西洋服装史上首次出现的长裤,一般有边饰 长统靴---像水桶型,靴口很大,装饰有蕾丝边饰,向外翻或口朝上,很富有装饰性。 女装: 摆脱了过于人为夸张的特点,丢弃了宽大的裙撑,腰线上移,收腰不十分明显,使女子外形变得平缓、柔和和圆浑。 上衣有的是齐脖子的花边大领,有的完全坦露到胸口。袖子也很有特点,一节节的箍起来,一层层的装饰花边。? ? 荷兰风格的婚礼服饰 巴洛克中后期的男装(1650-1715) 法国风格 主要一点就是缎带的使用,大量的缎带,大量的花边。历史上没有一个时期的男人像这个时候一般妩媚化。 男装最大的特点就是大袖子花边了,带马刺的靴子也成了时髦,还有羽毛大帽子和佩剑。 巴洛克后期开始时兴领饰,把一块细布打摺围在脖子上,用花边缎带扣住。这就是领带的前身。 朗葛拉布---裙裤“朗葛拉布”在此时出现,长及膝,基本型是宽松的半截裤。 法国风格女装 法国风格女装的特点是大量褶皱和花边。无数的花饰。 领口边缘用花边镶嵌,或是系一小段丝绸打上花结。衬衫肥大,袖子有长有短,都镶着大量花边,有时候袖子打成很多段,每段都镶嵌花边,非常华丽。 三件套组合 1、上衣称为鸠斯特科尔,紧身合体。 2、维斯特(vest)背心 3、裤子 裙子仍然时兴蓬松的,不过不是用支架撑起来而是用多穿裙子的方法。因为在腰间打摺所以显得膨大起来。 最外层的裙子从腰开叉向外翻,和里面的衬裙用不同颜色和质料产生漂亮的对照,有时还用花结或是扣子系起来,好像窗帘那样的。 外裙一般颜色比衬裙深,衬裙有大量刺绣图案。路易十四时期,也就是巴洛克风格最盛行时期是最为华丽的大团花饰和果实图案. 巴洛克时期的装饰与饰物 这个时期女人的帽子和男人差不多,而且也流行带假发。 后期最为流行的是芳丹发型。头上用纱制成多重褶皱,高高耸起。头巾也是普遍要戴的。 面部贴痣 时尚手套 洛可可风格时期的服饰 男子服装 比---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造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为使臀部外张,在衣摆里加马尾衬和硬麻布或插入鲸须。后中缝和两侧缝在下摆都有开禊,一般无领或装小立领。 夫拉克---18世纪中叶,男上衣去掉多余的量,衣摆不那么向外张,缓解紧束的腰身,这种上衣称夫拉克。 这种服装的特点在于门襟自腰围线开始斜向后下方,是下一时代燕尾服的先声,现代晨礼服的始祖。 基莱---贝斯特短缩至腰,无袖,是现代西式背心的前身“基莱”。 前片仍用华丽的面料,而看不见的后片则用较廉价的布料或里子制作。 洛可可时期女子服饰 1.奥尔良公爵摄政时代(1715~1730) 此时女装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1、是在后背领窝处有份量很大的箱形襞褶,从肩部直至地面,造型优美流畅。 由于宫廷画家瓦托选择了这种女装造型作为其绘画的对象,故此被称为瓦托罗布。 这种优雅的样式特别受到路易十五的 蓬巴杜 夫人喜爱,宫廷及贵夫人竞相穿用而流行了几十年。 2、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现,并成了后来几十年中女服不可缺少的重要道具。 2.路易十五时代(1730~1770) 巴尼尔裙撑--- 1740年后,裙撑逐渐变成前后扁平,左右横宽的椭圆形,据说最宽竟达 4m 。 2)紧身胸衣---经过改良,胸衣由后面系戴,下部呈尖三角形,鲸须竖直嵌入,尺寸贴身,比较舒适。 3.路易十六时代( 1770~1789) 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古典主义服饰样式兴起的转换期。 这个时期开始从洛可可“优美但轻薄”的文化向“朴素、高尚、平静而伟大”的古典文化转移,此倾向被称为新古典主义。 1)波兰式罗布---1776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波兰式罗布,其特征是裙子在后侧分两处像幕布或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地鼓起的布团。 2)卡拉科---这是吸收男服的机能性形式的女茄克—卡拉科,它上半身紧身合体,下摆呈波浪形外张,衣长及臀,有长袖和七分袖。 3)巴斯尔样式---1780年,出现臀垫取代裙撑,后臀部又一次膨胀起来,这种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