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毕业设计 某高速公路招标文件设计.doc

发布:2017-05-07约8.75万字共14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项目概况 1.1 宏观环境概况 1.1.1 地形、地貌、地质 本合同段工程项目处于优美的海滨城市青岛,青岛地处太平洋西岸,东经119°30’ ~121°00’,北纬35°35’~37°09’,滨临黄海,东与朝鲜半岛、日本隔海相望,是山东及沿黄河流域最大的出海口。 1.1.2 气象、水文 (1)气候、气温 青岛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受来自洋面上的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故又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缓慢,较内陆迟1个月;夏季湿热多雨,但无酷暑;秋季天高气爽,降水少,蒸发强;冬季风大温低,持续时间较长。市区年平均气温12.7℃。全年8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5.3℃;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5℃。日最高气温高于30℃的日数,年平均为11.4天,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2002年7月15日,最高气温达38.9℃;日最低气温低于-5℃的日数,年平均为22天,极端最低气温为-16.9℃,出现在1931年1月10日。 (2)降水 降水量年平均为662.1mm,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别占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平均降雪日数只有10 d。年平均气压为1008.6毫帕。年平均风速为5.2m/s,以南东风为主导风向。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月份最高,为89%;12月份最低,为68%。 (3)气压、风 青岛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地区移来的冷高压影响,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两者为不同属性的半永久性高压。 受地形影响,青岛市终年多东南和西北两个风向。年平均风速4.9m/s,各月平均风速以3月最强为5.6m/s,9月最弱为4.1m/s。百年以来,平均风速最强的时次为1923年11月24日,西北风32.4m/s。瞬间最大风速则首推1939年8月31 日之西南风40.3m/s,前者受寒潮影响,后者为台风所造成。 (4)霜冻???? 2009年4月15日至21日发生两次霜冻,其中4月16日凌晨平度、即墨和胶州部分乡镇最低气温为-1.2 ,崂山北九水仅为-1.4 。 (5)?寒潮 2009年,青岛寒潮出现偏早且频繁。10月31日出现首次寒潮,11月2日出现首场降雪,均比常年提早近一个月,此次寒潮过程全市平均过程降温幅度达8,其中平度市达9.3。由于两个月内影响青岛的寒潮及强降温出现了18次,导致11月至12月气温连续偏低,分别比常年偏低1.8和0.2,实为罕见。 (6)雾 青岛海雾多、频,年平均浓雾51.3天、轻雾108.2天。 1.2 工程项目简介 1.2.1 工程项目相关参数 本合同段高速公路起讫点桩号为K1+330~K8+260,合同段内主线长6.93km,主线用地320198。 本合同段路段平、纵面线形按平原微丘区高速公路计算行车速度120km/h设计;路基按八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为28m,大中桥、小桥、通道、涵洞与路基同宽;路基标准横断面组成为0.3m中央分隔带 + 2×0.75m路缘带 + 4×0.375m行车道 + 2×0.35m硬路肩 + 2×0.75m土路肩,路拱横坡2%,土路肩4%。 本合同段工程项目有一座大桥,中心桩号为K1+654,孔数及跨径(孔—米)为20+50+50+50+20,桥梁全长为196.06m,桥面结构布置同路基结构布置,上部构造为连续现浇箱梁,桥墩及基础均为重力式桥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扩大浅基础。 全线路基排水系统由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及平台沟等组成。主要路基防护型式有挡土墙、护面墙、护坡及种草。 本合同段项目主要工程量见表1-1。 表1-1 主要工程量一览表 路基 清除表土工程量() 225225 路基土方挖方数量() 315436 路基石方挖方数量() 3580 路基土方填方数量() 653919.8 本桩利用数量() 12549.6 填缺数量() 341370.2 挖淤泥工程量() 20065.5 耕地填前夯压面积() 176630.3 路基防护工程 种草() 69688.4 C25混凝土() 1380.2 7.5号浆砌片石() 3673.97 砂砾垫层() 946.47 三维植被网() 39679.65 U型铆钉(kg) 7783.49 路面工程 沥青混凝土面层(k) 94.948 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18cm厚(k) 113.068 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16cm厚(k) 105.089 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16cm厚(k) 98.087 桥梁工程 C50混凝土() 4969 C40混凝土() 481.22 C30混凝土() 2357.74 E10钢筋网(kg) 5474.52 级钢筋(t) 442.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