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学讲义】10.周围神经系统.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53 讲 -脊神经 1
脊神经
一、概 述
(一)脊神经的构成纤维成分
脊神经共 31 对,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借前根连于脊髓前外侧沟;借 后根连于脊髓后外侧沟。 前、后根均有许多根丝构成,一般前根属运动性的,后根属感觉性 的,两者在椎间孔处合成一条脊神经。 因此, 脊神经既含感觉神经纤维, 又含运动神经纤维, 为混合性的。脊神经后根在椎间孔附近有椭圆形的膨大,称脊神经节 , 其中内含假单极的感 觉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了脊神经后根,其周围突随脊神经分布至感受器。
31 对脊神经分 5部分, 8对颈神经 , 12 对胸神经 , 5对腰神经 , 5对骶神经 和 1对尾神经。 第 1 颈神经干经寰椎与枕骨之间穿出椎管, 第 2~ 7 颈神经干均经同序数颈椎上方的椎间孔 穿出,而第 8 颈神经干经第 7 颈椎下方的椎间孔穿出, 12 对胸神经干和 5 对腰神经干都经 同序数椎骨下方的椎间孔穿出,第 1~4 骶神经前、后支由同序数的骶前孔、骶后孔穿出, 第 5 骶神经和尾神经则经骶管裂孔穿出。由于椎管比脊髓长,各部椎体高度和椎间盘厚度 不同,因此,脊神经前、后根在椎管内走行的方向和长度也各异。颈神经根最短,行程近水 平位,胸神经根则较长,斜行向下,而腰、骶神经根更长,近似垂直下行,构成了马尾。
(二)脊神经的典型分支 脊神经干很短,出椎间孔后立即分为 4 支:前支、后支、脊膜支和交通支。
脊膜支。 每条脊膜支都接受来自邻近的灰交通支或来自胸交感干的分支, 然后再经椎间 孔返入椎管,分成横支、升支和降支分布于脊髓被膜、血管壁、骨膜、韧带、椎间盘等处。
上 3 对颈神经的脊膜支的升支较大,还分布于颅后窝的硬脑膜。
交通支为连于脊神经与交感干之间的细支。其中发自脊神经连于交感干的为白交通支, 多由有髓纤维构成。而发自交感干连于脊神经的称为灰交通支,多由无髓纤维构成。
后支为混合性,较细,经相邻椎骨横突之间或骶后孔向后走行,除骶神经外,一般脊神 经后支绕上关节突外侧向后行至相邻横突之间再分为内侧支和外侧支, 它们又都分成肌支分 布于项、背、腰、骶部深层肌;皮支分布于枕、项、背、腰、骶、臀部的皮肤。其中第 1 颈神经后支较粗大称枕下神经分布于椎枕肌。 第 2 颈神经后支的皮支粗大称枕大神经 ,分布
枕项部皮肤。第 3 颈神经后支的内侧支也穿过斜方肌称为第 3 枕神经分布于枕下区皮肤。
第 1~3腰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较粗大, 其皮支分布于臀上部皮肤, 后者称为臀上皮神经 。 第 1~ 3 骶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于臀中区皮肤,称为臀中皮神经。
前支 粗大,为混合性,分布于躯干前外侧即四肢的肌肉和皮肤等。人类胸神经前支保持 原有的节段性走行和分布,其余各部脊神经前支分别交织成丛,形成了 4 个脊神经丛,即 颈丛、臂丛、腰丛和骶丛。由各丛再发出分支分布。
(三)纤维成分 脊神经中含有四种纤维成份:
躯体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中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 周围突进入脊神经分布于皮肤、骨骼肌、肌腱和关节。将皮肤的浅感觉 (痛、温觉等 )和肌、
腱、关节的深感觉 (运动觉、位置觉等 )冲动传入中枢。
内脏感觉纤维 来自脊神经节的假单极神经元,其中枢突构成脊神经后根进入脊髓,其 周围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将这些结构的感觉冲动传入中枢。
躯体运动纤维 发自脊髓前角,分布于骨骼肌,支配其随意运动。
内脏运动纤维 发自胸腰段脊髓侧角 (交感神经低级中枢 )或骶副交感核 (副交感神经低级 中枢),分布于内脏、 心血管和腺体, 支配心肌、 平滑肌的运动, 控制腺体的分泌 (图 18-5) 。 二、脊神经的前支
(一)颈丛
1.颈丛的组成和位置
颈丛由第 1 ~4 颈神经前支交织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 的前方。
2.颈丛的分支 颈丛的分支包括行向表浅的皮支,分布至深层肌肉的肌支和膈神经及与其他神经的交通支
(图 18- 7)。皮支较集中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浅出,再辐射状分布,其浅出位置,是 颈部浅层结构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膈神经 (C3~C5) 是颈丛中最重要的分支,经前斜角肌前面降至该肌内侧,在锁骨下动、静 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 此后, 有心包膈血管伴行经肺根前方, 在纵隔胸膜与心包之间 下行, 于膈中心腱附近穿入膈肌。膈神经中的运动纤维支配膈肌, 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膜、心
包及膈下面的部分腹膜。一般认为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的浆 膜。
膈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同侧半膈肌瘫痪, 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 严重者可有窒息感。 膈神 经受刺激时可产生呃逆。
(二)臂丛
臂丛的组成和位置 臂丛由第 5 ~8 颈神经前支和第 1 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纤维组成,经斜角肌间隙穿出,位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