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山东省济宁市2014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7-07-05约6.88千字共2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类型A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各1分,5~10小题各2分,本大题共16分) 1.(1分)(2013?济宁)黄金是一种贵重金属,它不仅被视为美好和富有的象征,而且还可以其特有的价值造福于人类.常言道:“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  )   A. 熔点高 B. 延展性好 C. 有金属光泽 D. 化学性质稳定 3.(1分)(2013?济宁)对下面一些现象和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A. 用活性炭去除冰箱异味﹣﹣﹣活性炭有吸附性   B. 蜡烛一吹即灭﹣﹣﹣冷空气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用洗洁精去除餐具油污﹣﹣﹣洗洁精有乳化作用   D. 铝质饭盒不宜贮存酸性食品﹣﹣﹣铝易与酸性溶液反应 5.(2分)(2013?济宁)S2﹣、SO32﹣和SO42﹣是比较常见的离子,对这三种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三种离子中都含有硫元素   B. SO32﹣和SO42﹣都属于氧化物   C. 硫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2、+4、+6   D. S2﹣和H+不能结合成酸分子 两种粒子的电子排布情况相同,属于同一元素   4.(1分)(2013?济宁)下列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是(  )   A. NH4HCO2NH3↑+CO2↑+H2O   B. CaCO3+CO2+H2O═Ca(HCO3)2   C. 2NaCl+2H2O2NaOH+H2↑+Cl2↑   D. 2Mg+CO22MgO+C 7.(2分)(2013?济宁)利用“→”上方的试剂可实现下列各物质间转化的是(  )   A. CuCuCl2 B. K2CO3KOH   C. Na2SO4Na2CO3 D. Cu(OH)2NaOH 6.①2CO+O22CO2 ②CuO+COCu+CO2 ③Na2O+2HCl2NaCl+H2O ④Na2O2+2H2O2NaOH+H2O2 6.(2分)(2013?济宁)工业上以氯化钠和硫酸铵为原料制备氯化铵及副产品硫酸钠(粗产品为二者混合物),请分析如图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并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曲线上C点两侧,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不同   B. 曲线上A、B两点,对应温度下氯化铵与硫酸钠溶解度不同   C. 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温度应控制在40℃以上   D. 结晶法分离出氯化铵后的母液是硫酸钠溶液 A.50℃时,M、N之间任一点表示的溶液一定是肖酸钾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50℃时,其他条件不变,升温至60℃,M点向右平移,硝酸钾的溶解度增大 C.50℃时,其他条件不变,降温至40℃,N点向右平移,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50℃时,向两饱和溶液添加溶质,M点不动,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 8.(2014年山东济宁,8题,2分)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些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9.(2014年山东济宁,9题,2分)“电子垃圾”中含有金属铜和少量贵金属金、银等,直接废弃将严重污染环境且造成金属资源浪费。社会实践小组为回收这些金属,设计了以下操作步骤: ①分拆、灼烧:把废弃电子产品分拆后灼烧,将部分金属转化为氧化物; ②酸洗:用硝酸溶解灼烧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残渣中的金; ③回收:利用合适的金属提炼出滤液中的铜和银。 为达到分别提炼金属铜、银的目的,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用金属铁同时提炼出铜和银 B.先用金属铜提炼出银,再用金属铁提炼出铜 8.(2分)(2013?济宁)分离、除杂、提纯和检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环节,下面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 实验内容 实验设计 A 除去氢气中少量的水蒸气、HCl 先通过浓硫酸,再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提纯久置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 先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C 验证某溶液为稀盐酸 先测溶液的pH<7,再加入锌粒 D 分离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混合物 先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掉二氧化碳分离出一氧化碳,再向该氢氧化钠溶液加足量稀盐酸“释放”出二氧化碳   A. A B. B C. C D. D 10.(2分)(2013?济宁)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K+、Mg2+、Cl﹣、Ba2+、SO42﹣、CO32﹣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