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YDL-2137D带电电缆识别仪.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YDL-2137D
带电电缆识别仪
使用说明书
陕西意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 产品概述
本仪器是根据高压电缆施工安装及维护人员所急需解决的多条电缆现场识别问题,参考国外先进技术,在电磁场理论的指导下,采用现代电子技术及工装工艺技术研制而成的。
本仪器主要用于现场多条电缆的准确识别,以克服施工现场经常发生的因试扎错误或锯错电缆所造成的重大停电事故或人身安全事故,大大提高施工、维修效率,是普通电缆识别仪的升级换代产品。本仪器采用市电或者干电池工作,体积及小,重量轻,采用柔性线圈采样,更方便现场操作使用!
二、主要功能特点
采用柔性线圈采样,便于在电缆缝隙操作
方向、幅度双判断
识别准确无误
仪器采用干电池(或交流220V)工作,安全、简便
大识别钳口适合各种电缆
操作极为简单
指示清楚直观
主、辅件便携、美观、手感好
信号输出频率可调
接收机灵敏度可调
整机体积小、重量轻
仪器占地面积小于A4纸
三、主要技术指标
测试钳口闭合时内径≥125mm
测试钳口打开时内径≥140mm
柔性线圈直径≥190mm
输出脉冲电流峰值≤120A
识别仪信号源使用4节5号碱性电池连续工作时间≤4小时
接收器使用 9V 层叠电池(每付电池连续工作时间≤8h)
整个回路电阻(含两端接地电阻)≤100Ω
识别方式:以表针摆动方向或摆动幅度来判断
仪器重量:约5.6kg
仪器外形尺寸:300×300×180
(附图 仪器图片)
四、工作原理
将4节干电池经电子技术变换为识别所需的大功率特殊信号,此信号通过专用发射钳加在待识别带电电缆的一点,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在该电缆沿线必然产生与发射信号规律一致的感应信号,在测试现场用柔性线圈(罗斯线圈)采样、放大,逐一检测现场所有电缆,根据手持接收机指示即可准确找出所加信号之电缆(即待识别电缆)。
五、 仪器组成
本仪器由识别仪信号源、发射钳、接收柔性线圈,手持接收机等组成
识别仪信号源面板布局:
交流适配器输入插孔(采用交流输入时请不要安装干电池)。
输出插孔:使用时将发射钳的插棒(连接线)插入,并注意插紧。
工作指示灯:闪亮,表示信号源有输出信号,工作正常。
C.电池盒,安装4节5号电池。注意要使用碱性大功率电池。
D.“频率调节”旋钮:用来调节输出信号断续频率,接收机信号摆动频率应与此一致。
E.电源开关。请不使用时及时关掉仪器电源。
手持接收机:
1、手持接收机下(上)侧有一电位器,可调节接收灵敏度。
2、手持接收机下(上)侧有一BNC接口,使用时连接接收
钳(柔形线圈)。
注意:灵敏度以表针左右摆动20-80% 左右为宜。不要太灵敏,以免“打表”!
六、仪器使用注意事项
1、待识别电缆接地回路电阻要小,识别时应确保待识别电缆铜屏蔽层及始端、
终端头连通完好。且整个回路电阻(含两端接地电阻)≤100Ω, 越小越好。
2、当在待识别电缆的始端头(或终端头)夹输出钳,并距其5m左右卡接柔性线圈通过调整手持接收器幅度调节旋钮调整表头指示幅度确认了方向后, 应注意识别过程中柔性线圈不可改变方向,否则肯定会造成表针指示方向的改变, 可能造成误判!
3、当待电缆绝缘外护套有破损造成中间有接地点时,视其接地电阻值大小会影响接地点后面信号的幅度,可能会造成表头指示幅度减小甚至没有,这点应引起足够的 注意!
4、 待识别电缆铜屏蔽层中间有断开点,或者其两端接地不可靠不能直接进行准确识别!这是因为从原理上在这种情况下识别信号不能有效通过输出耦合钳施加到待识别电缆上。
5、待识别电缆三相不平衡电流过大时接收器面板告警灯亮,提示用户本仪器在此带电电缆上无法准确识别。
七、带电电缆识别使用说明
(注意:连接好柔形接收线圈和手持接收器,则接收器电源指示灯亮)参考下图:
1. 将发射钳插棒插进信号源面板输出孔。
2. 将发射钳卡在待识别的电缆上,注意必须离带电部分足够安全。
3. 打开识别仪信号源开关,调节频率旋钮,频率大约一秒一次为宜。
4. 将柔形线圈与接收钳相连(接收器电源灯亮)。
5. 将接收柔形线圈卡在待识别电缆上。
6. 将接收机灵敏度调至合适位置(由小到大逐步调整,防止打表),且信号摆动频率和识别仪信号源输出频率一致,记下柔性线圈的方向,幅度旋钮也不要再动。
再把柔形线圈卡在另外的电缆上,接收器指针摆动方向应该相反。
八、不带电电缆识别使用说明
1、 如果确认待识别电缆的外铠及其两端接地完好、
可靠仍可按上述操作,过程和带电电缆识别一样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