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四节 自然灾害的主要成因及其危害
一、课标要求
1.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队人类造成的影响;
2.根据某一类自然灾害的分布示意图、统计数据等资料,正确判断自然灾害的特征、成因合分布规律,分析其对人类生活和生产形成的影
二、知识要点
(一)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1)含义:发生在地球表层系统中,能造成人类生命和财产损失的自然事件。
(2)危害
(二) 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
(三)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主要成因 对人类的影响 防治措施 梅雨 江淮地区 春末夏初 江淮地区冷暖气流势力相当 阴雨连绵,降水量多,易成涝灾 降水过多时,及时排水 伏旱 长江中下游地区 7月 受单一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影响 天气酷热少雨,抗旱任务艰巨 及时组织抗旱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热带、副热带海面上形成的一种强烈热带气旋 狂风暴雨 及时预报,做好台风过境准备;建立减灾应急体系;营造沿海防护林带;做好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公众防范灾害的意识 春旱 华北 3-5月 夏季风未到 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 引水灌溉 夏涝 华北、南方地区 6-8月 夏季风来得早,影响时间长,降水强度大 洪涝灾害 低洼地排水,疏浚河流,增加河水入海口 寒潮 除青藏高原以外的广大地区 冬半年,以春秋两季最严重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 大风、雨雪、冻害时间长,范围广秋春季节危害最大 加强预报,做好防寒准备 风沙天气 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 冬春两季,以春季最多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风大,大气含沙量大,能见度低,影响范围广,一般与寒潮路径相同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还草 暴雨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广大土地区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热带气旋等 降水强度大,时间短,形成洪涝,我国南部和东部地区多大暴雨和特大暴雨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水预报系统,拟定应急机制等 干旱 华北,西北地区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量异常偏少 空气干燥,土壤缺水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在干旱地区开展农业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四)主要地质灾害和成因、特点、危害及其防御措施
灾害 灾害成因 基本知识 基本特点 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加强灾害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2)加强灾害管理,建立健全的减灾政策法规体系;(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地震 地球内部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强烈释放,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分布: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 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 在地震波的冲下,建筑物发生破坏和倒塌,并由此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火山喷发 岩桨沿地壳的薄弱地带喷出地表面 火山构造:火山通道;火山口;火山锥。火山类型;活火山;休眠火山;死火山 火山灰和熔岩流破坏田园、建筑,有时会引起地震、海啸和气候异常等灾害 滑坡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形成原因具有复杂性,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 破坏或淹没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泥石流 山区暴发的饱含泥沙和石块的特殊洪流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等
(五)主要气象灾害及其防御
1.台风
台風概念:台风是形成热带或副热带海洋商的强大的热带气旋
台风(飓风)比较表
项目 台风 飓风 概念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 源地 西北太平洋 印度洋和大西洋 影响地区 亚洲东部合我国沿海 亚洲南部合北美洲东海岸 (2)台风的分布:西北太平洋是全球台风发生频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我国是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大的国家之一
社会秩序混乱
疫病爆发蔓延
生产活动停止
物资供应中断
环境恶化
设施损坏
人畜伤亡
自然灾害
寒潮
滑坡和泥石流
火山喷发
干旱
地震
暴雨洪涝
台风
气象灾害
地质灾害
主要自然灾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