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PDCA降低术前未控制高血压术中低心排的发生率课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运用PDCA降低术前未控制高血压术中低心排的发生率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麻醉科 曹阳 罗健华 问 题 聚 焦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LCOS)是指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末梢循环必须量,而造成组织灌注不足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之综合病症。 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机体代谢正常,但心排血量下降,从而产生一系列供不应求的情况;二是机体代谢亢进或机体对氧的需求增加,虽然心排血量正常,但仍不能满足需要。 问 题 聚 焦 LCOS增加了心源性死亡的危险和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如呼吸衰竭、肾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并发症等,因此对其及时诊断和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问 题 聚 焦 围术期出现LCOS除了心脏性病因外,还有非心脏病因。心脏性的因素占比例最大。在非心脏因素中,值得注意的是高血压。 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血压,因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可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心肌做功增多,耗氧量增加,除可以直接导致左心衰竭、急性肺水肿外,亦可使原有心脏疾病加重而导致LCOS的发生。 问 题 聚 焦 1、2级高血压(BP180/110mmHg),麻醉危险性与一般患者相仿,并不增加LCOS其发生风险。 3级高血压(BP≥180/110mmHg),围术期发生LCOS的危险性明显增加。 现 状 与 原 因 2014年1月~7月本科开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麻醉病例一共223例. 发生LCOS的病例共18例,占比例8.1%。 1.存在冠心病的患者15例,其中合并轻~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合并房颤2例; 2.基础心脏结构功能良好3例。 由于血压急剧升高所致的LCOS(3例),和高血压引起原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心功能衰竭(10例)的比例达到72.2%。 低心排综合征病因分布比例 围术期高血压的病因分析 高血压控 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制不佳 体重超重 紧张焦虑 嗜铬细胞瘤 颅脑手术牵拉 麻醉过浅或 浅麻醉下气管 腹内压 镇痛不全 内插管或拔管 升高 液体过量 升压药物使用不当 肠胀气或尿潴留 缺氧或 CO2潴留 术后疼痛、恶心呕吐 寒冷与低温 围术期高血压根本原因 PDCA 循 环 术前未控制的3级高血压患者对麻醉及手术耐受性下降,除了极易出现血压急剧波动,还会导致出血增多,血容量不足和液体管理困难等情况,加之原有心脏结构功能的改变,易导致LCOS的发生。 针对此情况,我科于2014年8月开始启动“降低术前未控制高血压术中低心排的发生率”的质量改进项目。 P 阶 段 质量改进目标: 将由围术期高血压所引发的LCOS比例降到60%以下,其中由于术前未控制的3级高血压所致的LCOS发生比例下降到40%以下。 5 W 1 H WHY:低心排综合征危险性大,死亡率高,围术期高血压作为病因之一,其可控性强,意义重大。 WHO:麻醉科主任牵头,麻醉科医师执行,外科医师配合执行。 WHERE:麻醉科医生办公室,手术室,外科病房。 5 W 1 H WHEN WHAT: 2014年8月:培训阶段,组织麻醉科及外科轮 科医师培训,加强认识,规范管 理; 2014年9月~2015年3月:实施阶段,每月总 结,及时改进; 2015年4月:汇总分析数据。 5 W 1 H HOW: 1. 加强各外科轮科医师培训,建立围术期高血压管理观念; 2. 切实执行院内会诊制度,加强麻醉科与各外科科室,以及内、外科之间的沟通学习; 3. 医院层面建立“围术期高血压麻醉准入制度”; 4. 进行麻醉科全体医师培训,提升围术期循环管理的能力; 5.对该类病人进行术前讨论,制订完善麻醉预案,术中进行全面监测,预防LCOS发生。 D 阶 段 1. 组织各外科轮科医师以及全体麻醉科医师进行培训,学习《围术期高血压患者管理专家共识》、《围术期液体治疗专家共识》、《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血管危险评估与治疗指南》等一系列相关指南和规范,并做好培训登记以及考核。 D 阶 段 2. 对于存在以下情况的患者,需请心血管医师及麻醉科医师会诊,进行专科治疗指导及术前风险评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