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隧道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功能及监测专项方案.doc

发布:2017-03-16约7.33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迪庆州维西(塔城)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及监测专项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施工单位: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迪庆州维西(塔城) 至德钦公路改建工程茨中隧道工程 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五年五月十二日 目 录 一、工程概述 - 2 - 二、编制依据 - 2 - 三、监测目的及内容 - 3 - 四、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 - 3 - 五、隧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极限浓度参数 - 6 - 六、仪器的功能及使用说明 - 6 - 五、有害气体监测管理 - 24 - 六、监测及数据整理分析 - 24 - 七、有害气体综合治理 - 27 - 八、具体要求 - 29 - 隧道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及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 茨中隧道设计为单洞双向双车道隧道,起讫桩号:K192+195~K194+615,长2420m,属长隧道。隧道最大埋深567.83m。隧道区域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的横断山脉中。经过多期次的地质构造运动地层岩性受到挤压褶皱、断裂破碎、变质等作用。特别受到东边F1大石头断裂带和西边F2茨中断裂带的强烈影响,隧道围岩节理裂隙、小断裂、褶皱发育岩体破碎,多以Ⅳ、Ⅴ级围岩为主,只有埋深较大,风化较弱处有少量的Ⅲ级围岩。隧道处于澜沧江左岸的陡坡中,滑坡段海拔高度在1865~2280m间,为构造剥蚀、江水侵蚀的高山地形地貌。坡度很陡,最大可达65°,地形变化极大。设计为无瓦斯隧道,为预防有害气体突出,避免灾害性事故发生,加强对有害气体的监测,用监测信息指导隧道施工,同时对有害气体进行综合治理。 二、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JTG D70-2004) 4.《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2002) 5.《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浓度测定方法》GB5748 - 85 6.《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交通部2007年第1号) 7.《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 9.《煤矿安全规程》 10.《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11.《项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2.项目施工设计图纸及实际情况 三、监测目的及内容 (一)监测目的 1、防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害气体超限带来危险,确保人身、机械和工程安全。 2、根据有害气体的含量高低、浓度,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3、检验技术措施效果,正确指导隧道施工。 4、为瓦斯隧道施工积累经验。 (二)监测内容 瓦斯是煤矿井巷和隧道施工中,从煤层、岩层和隧道围岩中逸出的各种有害气体(其中主要成份是俗称沼气的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重烃及其化合物,包括乙烷、丙烷、丁烷等气体)的总称。是大量植物沉积埋藏在地下深处,在缺氧情况下经地层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在进入煤的变质碳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 瓦斯通常在碳质岩内或者附近发现,尤其在煤层、页岩和含油层以及其他产生瓦斯的岩石上的多孔地层,另外在泥炭、有机粉砂和有机体在潮湿环境下腐烂的地方也会有瓦斯存在。瓦斯可以沿断层、节理或者多孔岩石横向通过相当一段距离。如果被覆盖的不渗水地层限制,瓦斯会在湖和水下累积。 瓦斯通常以气压袋形式存在,当气压袋被刺破(如钻眼)后,由于稳定的渗入、严重散发或者突然涌入,在开挖区域将有瓦斯出现:伴随一定煤层中的地质扰动,瓦斯也会以强烈爆发的形式(通常含有大量煤尘)产生。溶在地下水中的瓦斯气体进入隧道后,气体会从水中释放出来,进入隧道空气中。 根据茨中隧道有害气体的实际情况,瓦斯(CH4) 、一氧化碳(CO) 、二氧化碳(CO2) 作为主要监测对象,而把一些含量低、浓度小的有害气体作为辅助监控对象。、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体 在生产过程中对财产与人的健康、生命造成危害的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化学与生物三方面。其中化学因素的影响危害性最大。而有毒有害气体又是化学因素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部分。 有毒有害气体分为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两大类。有毒气体又根据他们对人体不同的作用机理分为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和急性中毒的有机气体三大类。 其中刺激性气体包括氯气、光气、双光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甲醛、氨气、臭氧等气体。刺激性气体对机体作用的特点是对皮肤、黏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其中一些同时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刺激性气体对机体的损伤程度与其在水中的溶解度与作用部位有关。一般来说,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