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北斗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docx

发布:2025-04-07约4.99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北斗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文件是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2024〕24号下达的2024年度团体标准计划项目之一,由上海华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新锐科创(湖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

计划号:GLAC2024-11

计划名称:基于北斗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技术要求计划周期:2024年11月—2025年6月

计划采标程度:无

1.2制定背景

化工行业因其特殊性,历来是安全生产管理的重点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频发,不仅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社会关注度极高。因此,迫切需要采用先进技术手段提升园区的安全管理水平。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和标准(例:《“十四五”国家安全生产规划》《“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工业互联网+危化安全生产”特殊作业、人员定位、智能巡检三项指南》《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建设指南》等),鼓励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特别是对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推广应用,

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纳入多项国家发展规划,旨在通过北斗系统的高精度定位、短报文通信等功能,强化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保障能力。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智能化、信息化成为工业安全管理的重要趋势。化工园区作为高风险区域,通过北斗监测系统与这些先进技术的深度融合,能够实现对园区安全的全方位、全天候、全链条管理,提升风险预测、应急响应和事故处理能力。化工园区往往位于城市边缘或特定区域,其安全环保管理不仅关乎园区自身,还直接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北斗监测系统能够帮助实时监测环境参数,预警潜在的环境污染事件,促进园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展现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件通过制定基于北斗高精度定位与UWB技术融合的化工园区人员车辆高精度定位以及基础设施形变监测预警方案,旨在为化工行业提供一套科学、可靠的北斗定位技术与应用规范,提升行业安全管理水平。该标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和提升化工行业人员定位与形变监测技术的应用水平,降低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与应急响应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推动北斗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增强我国自主导航系统在关键领域的影响力。

1.3起草过程

1)成立标准起草组

标准计划下达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北斗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组织成立标准起草工作组,由上海华谊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牵头负责,

标准编写过程中按需补充有关单位和人员。组成及任务分工如下:由牵头单位负责标准内容大纲制定、资料收集分析、技术参数的确定以及标准条款的编写等工作。其他参编单位主要负责意见收集整理、标准化格式、国内外相关技术与标准资料翻译研究以及企业生产实践等工作。

2)起草阶段

计划下达后,起草组在充分调研国内外技术和标准现状基础上,编写形成标准草案,分别于2024年11月26日和2025年1月23日召开两次线上技术研讨会对标准草案的技术内容进行充分讨论,确定本文件草案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2025年2月底完成标准草案征求意见稿。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本文件编制原则主要包括: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编写,紧密结合工程任务实践,注重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2.2标准确定依据

2.2.1标准化对象和适用范围

本文件的标准化对象是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

本文件规定了基于北斗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的架构、功能、

性能和安全性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基于北斗的化工园区安全管理系统的设计、部署和验收。

本文件的ICS国际分类号为71.020,CCS国内分类号为G00。

2.2.2标准技术内容的确定依据

本文件的技术内容参考了GB/T4208—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NMEA-018《StandardForInterfacingMarineElectronicDevices》、RTCM3.X《Real-TimeGNSSDataTransmissionStandard》、

YD/T2237《超宽带(UWB)设备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YD/T

6229《基于5G室内分布系统的UWB定位技术要求》、ISO8728《Shipsandmarinetechnology—Marinegyro-compasses》、G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