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网技术要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00BASE-T构建高性能桌面环境 100M 100M 100M 100M 100M 100M 传统以太网向快速以太网迁移 交换机端口的带宽可以根据需要自动调整的交换机称为10/100M自适应交换机 10M 10M 10M 10M 100M 100M 100M 10M 10M 10M 100M 10M 100M 千兆以太网概述 需求背景:高带宽应用与高速局域网主干 对以太网技术的再次扩展,数据传输率提高至1000Mbps即1Gbps,也称吉比特以太网。 标准包括支持光纤传输的IEEE802.3Z和支持铜缆传输的IEEE802.3ab。 快速以太网向千兆以太网迁移 100M 100M 100M 100M 1000M 100M 1000M 100M 100M 100M 1000M 100M 1000M 千兆位以太网应用举例(1) 含千兆位以太网模块的交换机 服务器 服务器 10/100M 以太网交换机 100M 共享集线器 千兆位以太网模块提高关键网络服务器的速度 服务器 服务器 含千兆位以太网 模块的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交换机 10G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1000M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楼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4507 学院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4507学院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3550学院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3550 学院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6509 校区主干交换机 1000M Cisco Catalyst 4507宿舍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堆叠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4507宿舍汇聚层交换机 Cisco Catalyst 2950 楼层堆叠交换机 三期校园网 一/二期校园网 千兆位以太网应用举例2:XX大学校园网拓扑结构 网络设计的层次化方法 网络设计依据层次化原则; 通常采用三层设计方法: 面向用户连接或访问网络的层称为接入层(access layer), 网络主干层称为核心层(core layer) 将连接接入部分和核心部分的层称为分布层或汇聚层(distribution layer)。 例子:上面的校园网设计: 接入层由100Mbps以太网交换机加上1000Mbps上行链路组成; 汇聚层由1000Mbps以太网交换机加1000Mbps上行链路组成; 核心层由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可扩展至万兆)加10G主干链路组成。 万兆以太网概述 需求背景: 带宽、传输距离及适用范围能否有所突破以适应高带宽应用的需求? 2002年正式发布802.3ae 10GE标准。 再度扩展了以太网的带宽和传输距离; 使以太网从局域网领域向城域网领域渗透。 无线局域网 为什么需要无线局域网? 有线网络所存在的使用限制: 具有空旷场地的建筑物内; 具有复杂周围环境的制造业工厂、货物仓库内; 机场、车站、码头、股票交易场所等一些用户频繁移动的公共场所内; 缺少网络电缆而又不能打洞布线的历史建筑物内; 受自然条件影响而无法实施布线的环境,如存在河道; 在一些需要临时增设网络节点的场合,如体育比赛场地、展示会等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走上前台。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就是指采用无线传输介质的局域网,简称WLAN。 无线局域网标准 支持无线局域网的技术标准主要有: 蓝牙技术:手机或PDA为主要设计对象 HomeRF技术:主要服务为家庭无线网络 IEEE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标准 IEEE 802.11标准的组成 覆盖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层和MAC子层: 物理层标准规定了无线传输信号等基础规范,如802.11a、802.11b、802.11d、802.11g、802.11h 。 MAC子层标准包括802.11e、802.11f、802.11i。 IEEE 802.11系列:无线局域网标准 无线局域网的物理实现 红外线(IR) 采用波长小于1μm的红外线作为传输媒体,有较强的方向性,受阳光干扰大。它支持1~2Mbit/s数据速率,适于近距离通信。 无线电波方式(具有覆盖范围大,抗干扰、抗噪声、抗衰减和保密性好的优点) 直接序列式扩频(DSSS):支持1~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