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乳癌末期患者心路历程改变之护理经验.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位乳癌末期患者
心路歷程改變之護理經驗驗 經 理 護 之 變 改 程 歷 路 心 者 患 期 末 癌 乳 位 一
賴淑華
中文摘要
本篇文章筆者利用羅氏適應模式理論,探討一位乳癌末期婦女於住院期間心路歷程改
92 8 26 92 9 16
變的護理經驗。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護理期間,以羅氏適應模式之生理功能、
自我概念、角色功能、相互依賴四種適應導向的護理概念架構作評估,分析出個案三
個主要問題為:焦慮、身體心像紊亂、無力感等護理問題。針對個案擬定個別性護理計
劃,藉由教導個案使用漸進式肌肉放鬆技巧減輕焦慮;引導個案說出自己對疾病所產生
疑問,及身體傷口對自己的影響,並與個案共同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改善方法,以增
進個案的自信心,自我心像建立,進而願意面對人群,參與社交互動,使其在癌症末期
( , 2007; 6:2, 107-116.)
的日子有最佳的適應情形,進而改善生活品質。志為護理
關鍵語:乳癌末期、心路歷程、護理經驗。
前 言
患乳癌時,女性象徵「乳房」的切除,
乳癌為婦女常見之癌症,根據行政院 及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副作用引起的
衛生署在民國九十四年公佈國內十大死 頭髮掉落,這些身體形象完整的破壞,
亡統計報告中,惡性腫瘤居於首位,其 更是帶給病患極大心理衝擊。筆者內科
中乳癌更是女性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4 病房工作多年,因常照護到乳癌婦女,
( 2005)
位 行政院衛生署, ;除了癌症威 希望藉本文能更深入探討乳癌患者心理
脅到人類的生命,帶來無限痛苦與折 調適狀況及需要,適時給予支持,協助
磨,及死亡的陰影和恐懼外,乳房對婦 患者克服因應上的困難,達到正向的適
女而言,不只是性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應。
(
更承擔著哺育下一代的責任 劉、丘,
文獻查證
2002)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當婦女罹
台中縣財團法人大里仁愛綜合醫院內科病房護理師
受文日期:94年11月28日 修改日期:95年2月8日 接受刊載:95年5月2日
通訊作者地址:賴淑華 412臺中縣大里市東榮路483號八樓
電話:(048665
電子信箱:yua6313@.tw
107
(3) (
一、羅氏適應模式理論 務上的困難; 家人照顧上的困難 鄭、
羅氏模式強調人是一個適應系統, 洪,2002) 。
此系統涵蓋兩種,一種來自外在的環 三、乳癌患者心理層面護理
驗 經 理 護 之 變 改 程 歷 路 心 者 患 期 末 癌 乳 位 一 境,一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