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句教师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文言文断句方法教师版
教学目标
1、初步探讨并总结出一些文言文断句简易方法;
2、学会一点归纳思维并善加实际运用,以提高语文备考复习效率;
3、借此来提升高考文言文断句技能。
析考点
断句题是我们大家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见证。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 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古人之所以重视断句,是因为断句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对文意的理解,断句失误,必然误解古文原意。
解题方法
一、借助名词(或代词)、介宾短语断句。
文言文中,名词(或代词)常作主语、宾语,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主语前与宾语后一般要断开。介宾短语一般在句末。
列题分析
吾 欲 发 兵 / 使 公 及 桓 楚 将 / 是 时 桓 楚 亡 在 泽 中/ 梁 曰 /桓 楚 亡 /人莫 知 其 处/ 独 籍 知 之 耳(《项羽本纪》)
小试身手
1.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大 不 可 小 也。
答案:.刻 削 之 道/ 鼻 莫 如 大/ 目 莫 如 小/ 鼻 大 可 小/ 小 不 可 大 也/ 目 小 可 大/ 大 不 可 小 也。
二、借助动词,特别是表说话的动词断句。
在文言文中,可借助动词,特别是“曰”“云”“言”“谓”等表说话的动词作为标志进行断句。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列题分析
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小试身手
1、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答案: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曰:“画孰最难者?”曰:“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曰:“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qìng显现)于前,不可类(虚构)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
三、借助虚词位置断句。
古人写文章,不用标点符号,他们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夫、惟、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
句尾:“乎、哉、也、矣、欤、焉”等语气词经常出现在;
句中:“以、于、为、而、则”等连词经常出现在。
根据这些特点,有助于断句。
例题分析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我们看加点的虚词,可置于句末的有:焉、也、焉、也、夫;句首的有:以、则、则、而、而、故。这一段标点,如果顿号不计,共12处标点,有10处可依据以上虚词断开。“游者众”后的分号,可根据文言句式整齐的特点断开。“非常之观”是由于主语较长而作的停顿。
小试身手
子 曰 十 室 之 邑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今 人 不 可 不 勉 乎
答案:子 曰 十 室 之 邑/ 必 有 忠 信 如 丘 者 焉/ 不 如 丘 之 好 学 也/ 夫 以 孔 子 之 圣/ 犹 须 好 学/ 今 人 不 可 不 勉 乎
断句口诀:
“曰”后冒,“哉”后叹,
“夫”“盖”大都在句前。
“于”“而”一般在句间,
“矣”“耳”后面画圆圈。
“耶”“乎”经常表疑问,
“也”“者”作用要停顿。
或“句”或“逗”看情形
四:借助句式断句
文言中有一些特殊的句式,如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等。这些句式可以作为我们断句的切入点。还有一些固定结构,如“……者……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无乃……乎”,“得无……乎”等,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
例题分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小试身手
晏 平 仲 婴 者 莱 之 夷 维 人 也 事 齐 灵 公 庄 公 景 公 以 节 俭 力 行 重 于 齐 既 相 齐食 不 重 肉 妾 不 衣 帛
答案:晏 平 仲 婴 者/ 莱 之 夷 维 人 也/ 事 齐 灵 公/ 庄 公/ 景 公/ 以 节 俭 力 行 重 于 齐/ 既 相 齐/食 不 重 肉/ 妾 不 衣 帛
五:借助修辞断句
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较多,这可供我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