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分析.doc

发布:2018-01-29约3.0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分析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医医院 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措施。方法:我科于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3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低血糖、无死亡病例。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急、重,及时的抢救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是患者治愈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护理 糖尿症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患者常见严重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常见诱因包括饮食不当、手术、妊娠、分娩、感染、创伤和胰岛素治疗不恰当等[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的病情较危急,及时抢救能有效的挽救患者的生命,抢救后的积极有效的护理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着较大的影响[2]。我科对3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急救和护理,取得满意临床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3例患者中男17例,女16例;年龄18岁~72岁,平均年龄48.5岁;II型糖尿病30例,1型糖尿病3例;实验室检查结果:血糖22.4 mmol/L~37.6 mmol/L,血pH值lt;7.35,CO2CP 7 ~14 mmol/L,尿酮体(++~++++),均符合糖尿病DKA的诊断标准。 2.急救与护理 2.1急救 迅速安置在单人房间,即予低流量吸氧,备吸痰器,床旁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等,昏迷休克者取去枕平卧位,上床栏。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液纠正脱水是抢救酮症酸中毒的关键措施之一[3]。在患者的同侧肢体使用静脉留置针建立两路静脉通道,保证液体快速输入,另一侧肢体便于测血压及采集血清检查标本。扩容补液速度视心功能、脱水情况及尿量而定。如心功能正常,一般最初2h输入生理盐水1000~2000 ml,最初24 h 4000~6000 ml,如经快速补液仍不能有效地升高血压者,应输入胶体溶液并采取其他的抗休克措施。如合并心肺功能不全,神志不清者应减慢输液速度,并留置胃管灌液,减轻心肺过重负荷,避免心力衰竭及肺水肿的发生。神志清者鼓励饮水,能有效地改善脱水症状和促进酮体排出。另一条静脉给予正规胰岛素50 U加入生理盐水50ml以 6~12ml/h泵入,每小时监测末梢血糖并根据血糖情况调节胰岛素用量。 2.2监护护理 定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纪录尿量及出入量。监测血糖、尿糖、电解质、肾功和血常规,观察补液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实时变化,及时保留血及尿标本送检,实时掌握尿酮、血糖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皮肤、粘膜、声调等,如发现患者不能平卧,而需要高枕或半卧位时,应警惕有可能发生心力衰竭。同时在胰岛素治疗中,应增加巡视频率,若患者出现出汗、心率加快、头晕、心悸等低血糖表现应及时处理。 2.3心理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病情重,发病急,易反复,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故患者常出现悲观情绪、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而不配合护理人员的安排,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耐心的鼓励、开导患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积极调节患者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不断振奋精神,顽强的和疾病作斗争[4],积极配合科学治疗,加快康复速度。与家属进行沟通,减少家属的不良情绪及紧张因素,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患者的治疗。 2.4用药护理 胰岛素的使用可降低血糖,改善高糖毒性和高渗性,准确的胰岛素入量和速度对治疗至关重要。血糖下降以每小时降低4.2~6.1mmol/L为宜。根据血糖调整速度,当血糖降至13.9mmol/L时,开始输注5%葡萄糖溶液,并按比例加入胰岛素,11U胰岛素抵消3~4g,此时仍需1~2小时复查1次血糖,必要时查血酮体。待病情稳定后,可给予胰岛素常规皮下注射。因患者在入院时或在治疗过程中使用胰岛素丢失钾,大量补液后血钾稀释,故防止低钾,可采用静脉补钾,按13~20mmol/小时,口服可以4~6g/日,补氯化钾40~60ml,当血钾ge;6.0mmol/L或尿量lt;30ml/小时时暂停补钾。 2.5饮食护理 饮食疗法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基础,对患者进行严格、科学的饮食管理及饮食指导,准确计算每天所需的总热量,按比例每天3-4餐合理分配制定食谱。告知病人合理饮食控制有助于维持机体的能量平衡,锻炼全身体力和耐力,提高心肺功能[5]。对昏迷病人应插胃管,以保证饮食量的摄人,并注意进食时间与胰岛素注射时间配合,防止低血糖发生。 2.6预防感染 DKA患者由于代谢紊乱,导致机体抵抗力低下,易并发各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