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工程网络计划技术.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3章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学习,掌握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编制方法、双代号网络图中节点和工作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了解单代号网络图的绘制方法、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掌握时标网络计划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了解搭接网络计划的绘制和时间参数的计算方法;了解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资源优化、费用优化的方法。 第3章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3.1工程网络计划基础知识 3.1.1网络计划技术概念及编制程序 3.1.2 网络计划分类 3.2 双代号网络图 3.2.1组成 3.2.2 绘制 3.2.3 时间参数的计算 3.3 单代号网络图 3.3.1. 特点及组成 3.3.2绘制 3.3.3 时间参数的计算 3.4 建筑工程网络计划 3.4.1排列方法 3.4.2编制网络计划的步骤 3.5时标网络计划 3.5.1特点 3.5.2绘制步骤与方法 3.5.3关键线路和时间参数的确定 3.6 搭接网络计划 3.6.1 工作间搭接关系及表示方法 3.6.2时间参数计算 3.7网络计划的优化 3.7.1工期优化 3.7.2资源优化 3.7.3费用优化 小结 3.1.1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念及其编制程序 1. 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念 是以网络图表达计划中各项工作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逻辑关系,利用网络图进行相关计算,分析它的规律,找出主要矛盾所在,进而寻求最优计划方案的计划管理方法。 2. 工程网络计划编制程序 用网络图表达计划中各项工作间的逻辑关系。 进行网络图各项时间参数的计算确定计划中的关键工作和关键线路及工期。 对网络计划初始方案进行检查、调整,找出最优的、可行的计划方案并将其付诸实施。 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其进行有效地监督和控制,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3.1.1工程网络计划技术概念及其编制程序 ⒊工程网络图概念 将工程任务的整个建造过程分解成若干项工作,以规定的网络符号表达各项工作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从左至右排列起来,绘制成一个网状图形,称为工程网络图。 ⒋ 网络计划方法的特点 ⑴优点 全面明确反映出各项工作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可以明确任务的关键所在,便于抓主要矛盾。 可以根据各项工作的时差,进行工期调整,更好地进行各种资源的调配,以降低成本;了解任何一项工作提前或拖后,对后续工作及总工期的影响程度,便于采取措施调整,使计划始终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中。 可以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和跟踪管理。 ⑵缺点 流水施工情况表达的不如横道计划简单明了;在无时间坐标的网络图中,绘制资源需要量动态图较困难。 3.1.2 网络计划分类 1. 按照表示方法分 双代号网络计划 、单代号网络计划 2.按编制对象范围分 总体网络计划 、单位工程网络计划、局部工程网络计划 3.按网络计划的时间表达方式划分 无时标网络计划 、时标网络计划 4.按工作的逻辑关系和持续时间是否肯定划分 肯定型网络计划、非肯定型网络计划 5.按工作之间衔接特点划分 普通网络图、搭接网络图 3.2.1双代号网络图组成 双代号网络图由工作、节点、线路三个要素组成。 1.工作 根据计划编制的粗细不同,一项工作可以表示一个工序,一个施工过程,一个单位工程、建设项目。 双代号网络图中每一条箭线代表一项工作。箭线的方向表示工作进行的方向,箭尾表示工作开始,箭头表示工作结束。 2.工作种类及表示方法 ⑴实工作。用一根实箭线和两个圆圈表示一项工作。工作名称写在箭线的上面,持续时间写在箭线的下面。实工作的持续时间都大于零。 ⑵虚工作。通常用一根虚箭线和两个圆圈表示一项虚工作。虚工作持续时间为零,一般不标注名称。 3.2.1双代号网络图组成 2.节点 在双代号网络图中,箭杆前后的圆圈,称为节点。 节点表示它前面工作结束和它后面工作开始的瞬间。节点本身即不消耗时间也不消耗资源。 ⑴节点的分类 对任何一项工作而言,箭尾节点称为开始节点,箭头节点称为结束节点。 ⑵节点编号 节点编号时从起点节点开始,依次向终点节点进行编号。 编号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网络图中每个节点必须编号,而且所有节点的代号不能重复出现。 2)每一项工作箭尾节点代号i必须小于箭头节点代号j。 3)一般网络图的第一个节点编号为1,其他节点编号按自然数,从小到大依次连续编排,最后一个节点的编号就是网络图节点的个数。有时也采取不连续编号的方法以留出备用节点号,可以随时插入节点编号。 3.2.1双代号网络图组成 3.线路 从网络图中起点节点开始,沿箭线方向连续通过一系列箭线与节点,最后到达终点节点的通路称为线路。 ⑴线路时间 网络图某条线路上所有工作持续时间的总和,它代表完成该线路上各项工作所需的计划工期。 ⑵线路分类 1)关键线路:在网络图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