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教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年全国六堡茶产销形势分析报告
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 梧州市六堡茶协会
六堡茶是中国历史名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因其原产于广西苍梧县六堡乡而得名。清朝嘉庆年间,六堡茶就以“红、浓、陈、醇”四绝及独具槟榔香味而位列全国24名茶之一。长期以来,六堡茶一直作为中国传统出口茶品远销东南亚和港澳地区,成为著名的“侨销茶”,但内销市场拓展有限,“墙内开花墙外香”。自2004年以来,随着国内外黑茶的热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茶文化内涵的不断追求,六堡茶以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受到人们的热捧,从而为六堡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作为梧州特色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梧州乃至于广西茶叶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对当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六堡茶产业的品牌知名度及市场影响力目前已得到了极大提升。
2013年以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更加纷纭复杂,各种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因此,夯实六堡茶产业基础、确保六堡茶质量安全、提升六堡茶品牌知名度、扩大六堡茶市场影响力,已经成为当前六堡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以此为契机,为形成共识,正确引导今后六堡茶生产、流通与消费走向,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梧州市六堡茶协会认真分析当前的局势,形成以下分析报告。
1 六堡茶产销现状
1.1生产方面
2014年全国茶园面积达4110万亩,比2013年的3703.5万亩增加406.5万亩,增幅为10.98%;广西全区茶园面积达112万亩,比2013年的110万亩增加2万亩,增幅为1.82%;梧州市茶园面积7.23万亩,比2013年的6.58万亩增加了0.65万亩,增幅为9.88%;全国茶叶产量为209万吨,同比增加16.6万吨,增幅为8.63%;广西全区茶叶总产量为5.6万吨,同比增加0.21万吨,增幅为3.89%;六堡茶产量为1.05万吨,增幅为9.38%。
表1: 2007-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园总面积和梧州市茶园面积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全国(万亩)
广西(万亩)2419.5
70.352579.4
70.202772.8
73.002955.3
78.003168.8
102.603417.0
105.003703.5
1104110
112梧州市(万亩)2.673.474.285.265.586.326.587.23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农业厅、梧州市农业局。
表2: 2007-201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茶叶产量和六堡茶产量
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全国茶产量(万吨)
广西茶产量(万吨)116.6
3125.7
2.25135.9
3147.5
3.66162.3
4.44179.0
4.65192.4
5.39209
5.6六堡茶产量(万吨)0.460.660.730.840.850.870.961.05六堡茶占桂茶比(%)15.3329.3324.3322.9519.1418.7117.8118.75注:数据来源于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农业厅、梧州市农业局。
自2007年以来,梧州市茶园面积每年增幅都保持3000亩左右,且大多数年增幅超5000亩,其中2010年新增茶园近10000亩。近几年,新增的标准化茶园陆续进入投产期,使茶园单产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由于国内外黑茶的热销带动了六堡茶产业的发展,梧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扶持做大做强六堡茶产业。六堡茶开始了从侨销到内销的转型,六堡茶的品牌知名度得到极大提升,加之伴随2007年普洱茶的非理性激增,部分消费者选择进入六堡茶市场,六堡茶的产量从2007年的4600吨持续增加到2015年的11200吨,增幅达143.48%。
2007年,六堡茶加工总量只占到广西茶产量的15.33%,但是随后的2008、2009年,随着六堡茶市场的持续升温以及广西茶叶的减产,六堡茶占比攀升到29.33%、24.33%。目前,受梧州市六堡茶企业产能所限及部分企业尚未落实新厂用地等因素影响,年产量增速放缓。
1.2 加工方面
2010年之前,由于六堡茶市场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资金大量涌入六堡茶产业,六堡茶企业的加工能力不断提升。六堡茶是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是广西梧州市现辖行政区域,在梧州市辖区外都不能生产六堡茶,且六堡茶对生产条件要求较高,新建企业暂时投产量不大,产能提升相对缓慢。尽管市场需求量很大,但是目前梧州市只有4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