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研究.pdf

发布:2025-04-07约7.84万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

随着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革新性的金融服务模式:数字普惠金融,已经成功

逐步扩展至农村地区,为农业经济的增长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在农业生产领域内,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作为衡量农业持续发展水平的一项关键指标,对于改善农业资

源利用、促进农业经济增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鉴于当前我国促进农业高质

量发展的要求,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在农业经济活动中的应用将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

数字普惠金融的金融属性和社会属性特点,能够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带来

新的机遇与方向。

本文首先明确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定义及梳理二者相关

理论基础提出了研究假设,并且采用SBM-GML指数法基于农业生产总值、劳动力投

入等数据,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量化分析。同时进一步分析二者当前的发

展状况。在实证回归上通过收集2011至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建立了

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存在正向提升作用效应对于农

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总指数,同时也促进了其构成因素——农业绿色技术进步和技术

效率的增长。主要体现在通过提升其分解指数农业绿色技术效率方面,进而推动总指

数的整体增长。此外本研究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本、农业资本深化和农业

保险规模的间接作用机制,发现它们能够通过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教育程度和生产技术

等方面从而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在异质性特征分析发现数字普惠

金融在不同区域空间分布上存在着发展水平差异,导致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

进作用也存在效果差异。在区位优势更优、经济发展水平更高的粮食主销地区,其促

进效果更为显著。

基于以上理论与实证分析,本文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农村地区数字普

惠金融发展水平,凭借其自身特性进一步提高其对农业领域以及农村地区发展的辐射

作用;二是加强数字金融监管和创新,优化其监管体系和服务模式,满足农业不同主

体的需求;三是提高人力资本和农业资本的深化程度,以推动农业现代化和高质量发

展;四是强化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根据地区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定制化的措施,共同提

升二者整体水平。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不仅扩展了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

产率关系的理论探讨,也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意义。

关键词:数字普惠金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业可持续发展

II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一)研究背景1

(二)研究意义2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3

(一)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3

(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领域的相关研究4

(三)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相关研究5

(四)文献述评6

三、研究内容与思路6

(一)研究内容6

(二)研究思路7

四、创新点及不足9

(一)创新之处9

(二)不足之处9

第二章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10

一、概念界定10

(一)数字普惠金融概念界定10

(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概念界定10

二、数字普惠金融的相关理论10

(一)金融排斥理论10

(二)金融包容理论11

(三)金融现代化理论11

三、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相关理论12

(一)全要素生产率理论12

(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论12

四、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13

(一)直接影响机制13

(二)间接影响机制14

五、本章小结17

第三章数字普惠金融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发展分析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