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doc

发布:2018-10-11约4.3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摘 要】目前,农民工返乡创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是解决大量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在大量研读本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和对20位农民工深度访谈的基础上,设计出《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量表》,并组织人员在大连市4个市内区发放900份问卷进行调查,共收回628份,其中有效问卷数为450份。通过SPSS数据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当地经济条件、当地政府政策、当地金融支持、个体特质、资源水平与创业意向呈正相关性;机会成本与创业意向呈负相关性。针对以上结论,提出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的几点对策:着力构建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扶持政策、扩展融资优惠政策、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加大创业培训力度。   【关键词】农民工;创业意向;影响因素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农村失地人数逐步增多,出现了大量闲置劳动力,而农民工返乡创业可以实现农民工由普通打工者向创业者转变,形成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创业的良性互动格局,对实现农村大量闲置劳动力就业,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这使得很多学者们逐渐将他们的目光转移到农民工返乡创业中来,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农民工返乡创业行为进行研究。对于创业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对创业等相关概念的探讨,而Bird最早提出了创业意向,认为创业意向是最好的创业行为预测指标[1],开创了创业行为研究的另一视角。   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是农民工在可预见的时间内返回到居住地所在的镇(乡)政府所在地或县城周边准备创业的一种理性的思考。要想更好地激发农民工返乡创业,关键要对农民工创业意向做深入的研究。   在对个体创业影响因素的探究方面,早期大多集中于宏观因素,通过实证研究取得了不错的预测效果。夏公喜等通过对南京市郊区(县)农民创业进行调查分析得出,创业呈现从近郊―远郊―县依次递减的趋势,当地的地理位置越靠近市(县)中心,那么经济发展也相对较快,市场需求也越大,同时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2]。朱红根通过对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进行调查,分析得出政策支持力度是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政策支持力度越大,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意愿越强[3];徐晋通过对浙江省农民工返乡创业进行调查得出由于缺乏当地金融支持,农民工缺乏创业资金,打击了农民工创业的积极性,降低了创业意向[4]。   根据以上讨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1:当地经济条件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呈正相关;   H2:当地政府政策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呈正相关;   H3:当地金融支持与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成正相关。   二十世纪初,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创业者特质等微观环境对创业意向的研究。一些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许多创业者创业的重要动力源是为了主宰生活、自主安排命运,拥有比受雇于他人更大更多的自由空间,由此可以看出自主性是影响个体创业意向的重要因素,个体的自主性越强,其对于创业的认知渴望性就越强,创业意向也越高;杨俊认为创业机会成本越高的潜在创业者,越不倾向于放弃当前的收入,来进行创业,是否进行创业,是企业家以机会的潜在收益和创业机会成本两个维度权衡的,最后做出是否创业的决定[5];张维迎认为成为企业家的首要条件之一就是资本,资本是重要的创业资源。当人们有比较多的创业资源时,不仅有创业认知的渴望性,产生创业意向,而且也有一定的创业认知可行性[6]。   根据以上讨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   H4:(B1,B2)   B1:农民工的自主性与其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   B2:农民工的风险承担性与其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   H5:农民工创业的机会成本与其创业意向呈负相关关系;   H6:农民工个体拥有的资源水平与其创业意向呈正相关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将国内外学者在本文研究领域内的论文、学术专著以及期刊等相关文献加以整理,作为本文的理论依据及实证分析的基础。   (二)实证研究   本文在实证研究过程中采用了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及统计分析法。访谈对象主要是在大连市打工的农民工,征求他们对本文设计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的意见和建议。问卷调查主要是将编制好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量表》发放给农民工,针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回收后使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   三、研究结果   首先,为了验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向影响因素量表的信度,我们运用克朗巴赫提出的Cronbacha系数信度系数法进行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