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版).pdf
2017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遗址发掘出土的文
物,其中能够见证我国信史(文字记载历史)开始的文物图片是()
A.B.C.D.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记载:“周以后的秦朝尽管存在时问短暂,却用一个组织得很严密
的帝国结构取代了周朝的制度……所有这些使中国得到了世界上最稳定、最持久的统治。”秦朝在地
方上取代了周制的“帝国结构”是指()
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
3.如图是2016年5月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中国文明的独特贡献)特种邮票中的两张,这
两张邮票最能直接体现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
A.刀耕火种B.铁犁牛耕C.耕织结合D.农商皆本
4.《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和民间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
象主要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5.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
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C.列强对华开始大规模资本输出D.清政府已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
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的推论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选项史实推论
A洋务运动提倡“自强”“求富”,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1
B百日维新宣传“变法图强”,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辛亥革命践行“三民主义”,推翻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
D新文化运动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A.AB.BC.CD.D
7.作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的德国人约翰•拉贝,亲眼目睹了1937年9月到1938年2月间
侵华日军的暴行,并用日记记录了下来,这就是著名的《拉贝日记》.同时,拉贝还保存了80多张
现场拍摄的照片和详实说明。《拉贝日记》可以作为研究南京大屠杀史料的最主要理由是()
A.作者经历的真实性B.日记时间的一致性C.作者身份的特殊性D.日记内容的丰富性
8.“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国家权力的
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工商业采取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
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9.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下面的两幅图出现在()
A.“大跃进”运动时期B.社会主义过渡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0.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则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
万美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了改善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美两国顺利建立了外交关系
1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指出:“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骨肉兄弟。
两岸是割舍不断的命运共同体。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
的正确道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是()
2
A.实现直接“三通”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2.经济统计数据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观察如图柱状图,推动江苏省G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