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EMS预警系统现场施工要求.pdf

发布:2025-04-04约2.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EMS报警系统现场施工要求

一.EMS报警系统介绍

EMS报警系统是依靠测量泡沫层中的预警线与工作钢管之间的阻抗值来监

测管道是否存在泄漏,通过EMS8002无线管道中央监控预警装置,对预警线与

工作钢管之间阻抗值的变化进行数据处理,并通过GSM网络将监控信息传送到

中央监控室的PC机和接受双向数据传输业务的手机中,使用户可以随时掌握管

网的运行情况。

二.EMS报警系统施工安装要求:

在预警系统的安装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预警系统设计方案以及安装要求执

行。如果现场由于特殊原因无法满足此施工安装要求,则需要由甲方和乙方共同

签署《施工备忘录》,最终由于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导致系统无法成功建立,乙方

将不承担相应责任。

1.管道敷设:

管道敷设时应保证保温管中的预警线朝正上方向,管道中报警线分别在横截

面的11点和1点钟方向。管道中的预警线分别由镀锡铜线(白线)和裸铜线(红

线)组成。在管道的敷设过程中,应必须保证每个接头处白线与白线相对,红线

与红线相对,不得交叉。

2.预警线全线连通:

现场的管道敷设单位在搬运、施工直至回填过程中不得损坏保温管道和预

警线。坚决不能出现预警线漏接、短路、断路等情况。

3.管道管端干燥度要求:

管道在贮存、安装过程中必须保证管道PE外壳不受损伤,泡沫层不受水的

浸泡,当发现管沟内有水和下雨天气应严禁施工,并采取相应的防雨措施。

4.收缩端帽处预警线的处理:

当加装预警线的主管线遇到波纹补偿器和阀门的时候,在加装跨接线缆后,

需要对上述管件两端的保温管端口进行收缩端帽处理;三通的分支也需加装收缩

端帽,收缩端帽必须密封严格,防止后期出现渗水,漏水等现象。(如下图所示)

共4页第1页

收缩端帽

5.报警线连接完毕后新增管件的处理:

在直管上加装放风阀时容易对报警线造成破坏或引起塑料管壳密封不严,必

须及时通知HTN接头施工人员进行现场处理。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管路设计发生变更,预警系统监控管段需要临时增加或减

少管件(例如阀门等),则需要及时与HTN接头施工人员及技术部联系,以便迅

速调整预警系统设计方案。

6.被监控管线中建立观察室、小室的要求:

要求管线中所有观察室、小室必须在预警系统安装前建成,否则将无法保证

预警系统功能的最终实现。

观察室、小室的开设尺寸:管道外壁距离左右两侧墙壁至少500mm,距离

上下侧墙顶及地面至少500mm。

观察室、小室需要保持干燥。遇到雨天或特殊情况,观察室和小室内不得有

积水。

7.管道在观察室、小室中的安装位置:

在观察室、小室中保证管道出墙满足“500mm原则”:管道含泡沫层、PE

外壳层的管段在观察室和小室内至少伸出500mm,管道外壳离室内侧壁、顶壁

距离不得小于500mm,若有特殊情况现场施工方不能保证管端出墙500mm原则,

需在《施工备忘录》上做出说明,并且在第一时间与预警系统安装人员和HTN

技术部进行沟通。

共4页第2页

管端出墙500mm原则如下图所示:

EMS报警系统电缆

小室内壁

500mm

500mm

500mm

8.跨接电缆要求:

所有跨接电缆不可以直埋回填。

9.热力站要求:

在安装装置的热力站内必须干燥、整洁,防止监控设备受到潮湿的侵蚀。热

力站内需能提供220V稳压电源,且保证能接受到GSM网路信号。

进入热力站的管道PE层至少出墙500mm,且与侧壁和顶壁的距离不少于

500mm,中央监控装置的安装位置距离进入热力站的管端在5米的距离内,保证

此5米的距离内有可连接的220V稳压电源。

10.现场断管的要求

在出现断管的情况下,需在乙方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以防破坏预警线,

并能保证切断的管能适合预警线的连接。

11.管道末端的处理

管道的末端需加装末端套筒,以保证末端泡沫的防水密封。除末端外,在

施工过程中,如果管沟中的管道不能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