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王治海 (青海省海西州人民医院 817000)
【摘要】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血糖控制能有效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程度和延缓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而临床上要使血糖长期全面达标,短期平均血糖的良好控制至关重要。糖化血清白蛋白对短期内血糖变化非常敏感,对于评价糖尿病患者近期血糖控制情况及反映短期内血糖水平的变化,GA检测是一个较好的指标。因此GA检测被纳入2011版《中国血糖检测临床应用指南》。
【关键词】糖化血清白蛋白 糖尿病 血糖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9-0021-02
糖化血清蛋白(GSP)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血浆蛋白发生酶促反应的产物。能反映糖尿病患者近2-3周的平均血糖水平,由于测定受诸多因素干扰从而降低了其检测特异性。而糖化血清白蛋白(GA)是在GSP基础上进行的定量检测,它利用血清糖化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的百分比来表示GA的水平。由于提高了抗干扰能力,因此GA比GSP检测更精确。本文就GA测定方法的发展历程、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做一综述。
糖化血清白蛋白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GA检测临床应用的关键因素是方法的标准化和统一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就研究出高压液相离子交换法(HPLC法)来测定GA,但该方法由于代价太高、处理样本量小、不适宜临床常规开展等缺陷而未得到广泛应用。2002年美国Genzyme公司推出固体酶法GA测定技术,这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检测方法,不仅大大简化了测定过程,并且提高了检测效率、降低了成本。但临床应用中发现,对输注高能量氨基酸的患者,测定结果会异常偏高。近年,日本学者在固体酶法测定技术的基础上,研发出液态试剂酶法检测GA(GA-L)的方法,减少了溶解处理,提高了可操作性;此外,在血清白蛋白的测定上也进行了优化,减少了球蛋白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利用血清糖化白蛋白与血清白蛋白的百分比来表示GA的水平,从而去除了血清白蛋白水平对检测结果的影响。GA-L检测具有良好的稀释线性、精密度,并与HPLC法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目前该方法在临床被广泛应用。自2003年起国内逐渐开展起液态酶法检测GA的研究并在近期开始应用于临床[1]。
从20世纪80年代HPLC法测定GA的问世开始,到21世纪初固体酶法的发现,至近年液态酶法的面世,GA测定技术逐渐走向简便、迅捷、精确及实用。因GA-L采用液体酶法可在通用自动化生化分析仪上进行检测,使其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糖化血清白蛋白测定的临床应用
1、血糖监控
糖化血红蛋白是国际上血糖长期监控的金标准,也是糖尿病诊断方法中最常见的血糖监控指标。因血红蛋白的半衰期长,且其更新速度对HbA1c有一定影响,故HbA1c不能及时反映患者近期的血糖情况。而白蛋白在人体内的半衰期,且白蛋白与血糖的结合速度比血红蛋白快,通常认为GA测定能评价和监测近期(2-3周)的血糖波动情况,能在血糖变化显著时更确切和及时地反映血糖水平。临床上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的疗效评价,GA比HbA1c更有临床参考价值。此外,GA检测有助于减少严重低血糖的发生,教育和督导患者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2、临床诊断指导
GA检测可鉴别糖代谢紊乱状态,有助于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指导用药及检测病情。急性应激如外伤、感染以及急性心血管等事件发生时,非糖尿病个体在此时出现高血糖症状就难以与糖尿病鉴别。GA与HbA1c联合检测有助于客观评价糖代谢紊乱的严重程度以便指导治疗。GA测定还可用于监测孕妇不同时期血糖水平及血糖变化趋势,孕妇在妊娠期由于胎盘生乳素、皮质激素及雌激素等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可出现血糖升高,且不同时期血糖变化趋势不同。此外研究显示GA可用于鉴别隐匿性糖尿病与应激性高血糖。
3、降糖药物疗效评价
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机体的主要危害包括持续高血糖毒性反应、血糖波动过大及急、慢性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因此,正确选择降糖药物并快速评价其疗效对血糖控制至关重要。糖尿病降血糖治疗效果好时,GA浓度下降变化早于HbA1c的变化,故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方案调整后疗效的评价,GA可能比HbA1c更具临床参考价值。对于住院治疗的患者,因血糖变化持续较长时间才能影响HbA1c,所以HbA1c不适合用来评估住院期的降糖疗效,而血糖稳定时,GA值约是HbA1c的3倍,所以GA更适合作为评价糖尿病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降糖疗效的重要指标[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