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6 4.7 互感和自感 涡流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doc

发布:2017-01-02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大教育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 任课教师: 学管老师: 授课时间: 姓名 年级 学校 总课时 第 课 教学 课题 互感和自感 涡流 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教学 目标 1.知道什么是互感现象和自感现象。 2.知道自感系数是表示线圈本身特征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单位及其大小的决定因素。 3.知道自感现象的利与弊及对它们的利用和防止。 4.能够通过电磁感应部分知识分析通电、断电自感现象的原因及磁场的能量转化问题。 5.知道涡流是如何产生的。 6.知道涡流对我们有不利和有利的两方面,以及如何利用和防止。 7.知道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 难点 重点 重点:1.自感现象。 2.自感系数。 3.涡流的概念及其应用。 4.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难点:1、分析自感现象。 2、电磁阻尼和电磁驱动的实例分析。 课前 检查 作业完成情况:优□ 良□ 中□ 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前回顾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什么? 引起回路磁通量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课堂教学过程 一、互感和自感 【知识 1、互感现象 在法拉第的实验中两个线圈并没有用导线连接,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为什么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 当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时,它产生的磁场就发生变化,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感生电场,在感生电场的作用下,另一个线圈中的自由电荷定向运动,于是产生感应电动势。 当一个线圈中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称为互感。互感现象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称为互感电动势。 利用互感现象,可以把能量从一个线圈传递到另一个线圈。因此,互感现象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变压器,收音机里的磁性天线。 2、自感现象 请思考第二个问题:当电路自身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会不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呢?下面首先来观察演示实验。 [课件演示1]通电自感现象。 如图所示,A1、A2是规格完全一样的灯泡。闭合电键S,调节变阻器R,使A1、A2亮度相同,再调节R1,使两灯正常发光,然后断开开关S。重新闭合S,观察到什么现象?(实验反复几次) 现象:跟变阻器串联的灯泡A2立刻正常发光,跟线圈L串联的灯泡A1逐渐亮起来。 提问:为什么A1比A2亮得晚一些?试用所学知识(楞次定律)加以分析说明。 电路接通时,电流由零开始增加,穿过线圈L的磁通量逐渐增加,L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的电流方向相反,阻碍L中电流增加,即推迟了电流达到正常值的时间。 [课件演示2]断电自感。 如图所示,接通电路,待灯泡A正常发光。然后断开电路,观察到什么现象? 现象:S断开时,A灯突然闪亮一下才熄灭。 提问:为什么A灯不立刻熄灭? 当S断开时,L中的电流突然减弱,穿过L的磁通量逐渐减少,L中产生感应电动势,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阻碍原电流减小。L相当于一个电源,此时L与A构成闭合回路,故A中还有一段持续电流。灯A闪亮一下,说明流过A的电流比原电流大。 用多媒体课件在屏幕上打出i—t变化图,如下图所示. 结论: 导体本身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自感现象。自感现象中产生的电动势叫自感电动势。 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中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与线圈的自感系数L成正比。写成公式为 E =L L叫自感系数呢,自感系数是用来表示线圈的自感特性的物理量。 实验表明,线圈越大,越粗,匝数越多,自感系数越大。另外,带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时大得多。 自感系数的单位:亨利,符号H,更小的单位有毫亨(mH)、微亨(μH) 1H=103 mH 1H=106μH 4.磁场的能量 提问:在断电自感的实验中,为什么开关断开后,灯泡的发光会持续一段时间?甚至会比原来更亮? 教材最后一段说,线圈能够体现电的“惯性”,应该怎样理解?电的“惯性”大小与什么有关? 当线圈通电瞬间和断电瞬间,自感电动势都要阻碍线圈中电流的变化,使线圈中的电流不能立即增大到最大值或不能立即减小为零,因此可以借用力学中的术语,说线圈能够体现电的“惯性”。线圈的自感系数越大,这个现象越明显,可见,电的“惯性”大小决定于线圈的自感系数。 【实例探究】 自感现象的分析与判断 【例1】如图所示,电路甲、乙中,电阻R和自感线圈L的电阻值都很小,接通S,使电路达到稳定,灯泡D发光。则 ( ) A.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逐渐变暗 B.在电路甲中,断开S,D将先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C.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渐渐变暗 D.在电路乙中,断开S,D将变得更亮,然后渐渐变暗 正确选项为AD 【例2】如图所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