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探析.doc

发布:2017-08-14约3.73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探析摘要: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极大的考验。如何促进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良性协调发展,是目前公路人亟需解决的课题。毫无疑问,边坡植被防护方法应成为未来高速公路生态边坡的主要防护形式。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highway brings a great test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ow to promote healthy and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benefits of ecology, society and economy is the currently urgent subject needing to solve. Undoubtedly, the slope vegetation protection methods should be the main form of highway slope protection in future. Key words: highway; slope; vegetation protection 中图分类号: U412.3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1、边坡采用植被保护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作为运输干道,通车量大,行车速度快,路基边坡一旦出现事故,对交通运输和生命财产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此,我们认为高速公路的设计应充分地确保路基的稳定,消除后患。而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高速公路的边坡防护沿袭过去普通公路设计的习惯,采用浆砌片石护坡(护面墙)、拱型截水骨架等劳动密集型的边坡防护方式。这些防护方式由于材料简单,在过去技术落后的年代确实行之有效,并且如今也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但是,在很多高速公路建设地区难以寻找优质的砌筑材料,而且大量的劳动力也使得这些防护工程造价很高。在各行各业都在向着技术密集型转化的今天,边坡的防护措施也应该多采用新的技术。大量采用的浆砌片石护坡及喷射水泥砂浆等防护方式完全破坏了植物生长的环境,使得由于高速公路开挖而破坏的自然植被永久不能恢复。少量的绿化设计往往只是局部贴草皮,没有对边坡整个植被的逐步恢复进行考虑。缺乏植物覆盖的边坡一方面不利于水土保持,大量的雨水直接流失,还加大了对道路周边地区的冲刷,给农田水利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改善高速公路的行车效果,大量裸露的岩石和混凝土视觉效果非常差,也不利于吸收阳光和汽车尾气,与高速公路快捷舒适的特点不相协调,在一定程度上也给高速公路的行车带来不安全因素。 目前,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基本废除了浆砌片石和喷射水泥砂浆护面等破坏自然环境的工艺在边坡防护中的大量应用,普遍采用生物防护及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生态防护技术。路域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将成为今后公路工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植物防护已逐渐成为未来公路防护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指导思想。植被防护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产生的一种防护形式,采用植被防护是保护公路环境的最佳方案,使公路与大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2 、植被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具体分析 传统上,人们认为植被对边坡稳定性没有直接影响或影响很小,但随着认知的发展,发现生态边坡或植被护坡能一定程度上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因而开始从岩土工程的学科特点研究生态边坡中复合土体的强度及生态边坡的稳定性,并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研究成果。 2.1高速公路生态边坡植被的存在对边坡稳定性的有利影响 (1)根的加筋作用:即通过根把土层中的剪应力转化成根的拉应力进而增强土的抗剪强度; (2)土层中水分的散失,即叶的蒸腾作用和对雨水的拦截作用可以控制土壤中孔隙水压力的增加,有效提高土体的有效应力; (3)茎的支撑作用,即锚固在地层中的茎可以起到抗滑桩和扶壁的作用,可以抵抗浅层滑坡剪应力; (4)植物负荷,即在某种情况下植物的重量可以通过增加边坡土层中的正应力来增加土层中的抗剪强度。 (5)在我国温暖多雨的南方地区,植物防护已较多地用于土质上下边坡的防护中,既保护了边坡,又美化了环境。在北方地区,植物防护措施还仅限于上下边坡的防护,上边坡经常干旱缺水,不易养护,况且坡度较陡不利于植物生长。靠边坡自然降水维持植物生长往往比较困难,因坡面较陡,水分难以保持,植被成活率较低。 2.2 植物对边坡稳定性的不利影响 主要在于削减土层的湿度导致土体干裂进而增加土层渗透率;根茎增加地表粗糙度和土层渗透性导致土层渗透能力增加;土体持水能力的增加,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