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析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分析研究
陈海江 (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超声科 广东惠州 516001)
【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前列腺癌的阳性声像图表现,提高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1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经直肠超声(TRUS)声像图,总结二维及彩色多普勒(CDFI)阳性特点。结果 (1)70.6%病例可见结节,(2)90.6%结节病例的为低回声,(3)病例大部分可发现前列腺左右不对称及包膜改变,(4)病例大部分可发现血流信号增加。结论 外腺出现低回声结节、左右对称性及包膜的改变、血流信号增多是可靠的阳性指标。
【关键词】 经直肠超声 前列腺癌 结节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169-01
近些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TRUS检查前列腺,高频的直肠探头分辨率高,使得声像图像清晰,能够尽可能地分辨开内外腺,从结构上提高病灶的检测率,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之一。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36例前列腺癌患者的TRUS声像图表现,旨在提高对TRUS前列腺癌阳性声像的认识,从而提高对前列腺癌的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系我院20010~2012 年男性住院患者,均经TRUS后,行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活检病理证实,年龄51~ 87岁,平均64岁。
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 Philips HDI5000 和 GE LOGIQ E9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端扫式探头频率7.5MHz,患者取截石位、膝胸位或左侧卧位,观察前列腺左右对称性、包膜光滑完整性、病变部位、病变回声(低回声、等回声、高回声)、是否形成结节,再用CDFI观察血流情况。
2 结果
2.1 136例前列腺癌TRUS二维发现病灶(以下简称二维阳性)的有121例,其中累及外腺的有93例,占76.9%。121例二维阳性病例中,形成结节的有96例,占二维阳性病例、总病例的79.3%、70.6%;片状不均质回声有10例,占二维阳性病例、总病例的8.3%、7.4%;呈弥漫性病变的有15例,占二维阳性病例、总病例的12.4%、11.0%。
2.2 96例结节型前列腺癌的超声回声类型分类见表1。
表1 前列腺癌结节超声回声类型(n=96)
回声类型 合计 百分比
低回声 87 90.6
等回声 6 6.3
高回声 1 1.0
混合回升 2 2.1
2.3 136例前列腺癌病例,发现前列腺左右不对称的有96例,占70.5%;发现包膜不光滑、呈局部隆起的有98例,占72%;发现包膜连续中断、并发现周围组织有转移灶的有23例,占17%。
2.4 136例前列腺癌病例,用CDFI观察其血流信号程度(用Adler方法级判定)[1],结果:第一组121例二维阳性病灶病例中,I级,少量血流,有26例,占19.1%;II级,为中量血流,有28例,占20.6%;III级,为多量血流,有82例,占60.2%。第二组15例二维未发现病灶的病例中,有10例局部可见II~III血流信号,占66.7%。
3 讨论
前列腺按区带分法有两种:第一种是从组织学以及前列腺疾病的发生部位等角度,将其分为内腺和外腺两个部分;第二种是解剖概念,将前列腺分为非腺性组织(前纤维肌肉基质区)和腺性组织(尿道周围组织、移行区、中央区和周围区)。其中内腺与移行区和尿道周围组织区对应,外腺与周围区和中央区对应。国内资料提示前列腺癌79.2%发生在外腺[2],本文结果1显示累及外腺的病例有76.9%,与文献报告相仿。可能的原因是外腺对雄激素敏感,导致其成为前列腺癌的好发部位[3]。而累及外腺的病例,常出现包膜改变及左右不对称,但位于正中背侧的病灶,并不影响左右对称性。
前列腺癌绝大部分为腺癌,极少数为移行细胞癌。有学者认为前列腺癌恶性腺泡紧密聚集加之缺少基质介入[4],导致对应的声像图是以低回声病灶为主的表现。本文表1、结果2.2显示:在形成结节的96个病例中,表现为低回声的有87例,表现为等回声的有6例,表现为高回声的仅有1例,表现为混合回声的有2例,所占比例为90.6%、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