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分析.pptx

发布:2024-07-05约3.49千字共3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人:2024-01-17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分析

目录CONTENCT引言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概述基础处理方法及原理现场试验与结果分析数值模拟与验证工程应用案例研究结论与展望

01引言

湿陷性黄土广泛分布地质灾害频发基础处理重要性湿陷性黄土在我国高原地区分布广泛,其工程性质特殊,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大。由于湿陷性黄土的特殊性,在遇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附加下沉,易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基础处理是确保高原地区工程建设安全的关键环节,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背景与意义

80%80%100%研究目的和任务深入研究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机理,明确其物理力学性质及水理性质。针对不同工程条件和地质环境,提出有效的湿陷性黄土基础处理方法。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为高原地区工程建设提供优化的基础设计方案。揭示湿陷机理提出处理方法优化设计方案

国内研究现状01我国在湿陷性黄土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包括对其分类、性质、湿陷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以及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处理方法。国外研究现状02国外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对其物理力学性质及工程特性的研究上,处理方法也较为有限。发展趋势0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对湿陷性黄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处理方法将更加多样化、智能化和环保化。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2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概述

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具有特殊工程性质的土,其颜色灰黄,结构疏松,具有大孔性,在天然湿度下,压缩性较低,强度较高,但遇水浸湿时,土的强度显著降低,在附加压力或在土的自重作用下引起的自重湿陷变形。定义湿陷性、压缩性、透水性、崩解性、胀缩性、不均匀性等。特性湿陷性黄土的定义与特性

分布特点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的分布与特点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土高原,包括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份。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厚度大,分布连续,具有湿陷起始压力低、自重湿陷显著和湿陷变形量大等特点。基承载力不足地基变形渗透破坏工程处理困难湿陷性黄土对工程建设的影响湿陷性黄土的透水性较强,当地下水位上升或地表水渗入时,易导致地基土体的破坏。湿陷性黄土在浸水后会产生显著的附加变形,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湿陷性黄土遇水浸湿后,地基承载力显著降低,可能导致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或倾斜。湿陷性黄土的工程性质复杂,处理难度较大,需要采取专门的地基处理措施。

03基础处理方法及原理

原理适用范围优点缺点换填法将基础下一定范围内的湿陷性黄土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大的土或灰土等,并分层夯实至设计标高。施工简便,造价较低。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不大,一般不大于3m的情况。需开挖和回填土方,对地基扰动较大。

利用重锤自由落下的巨大冲击能,对地基土进行强力夯实,使地基土产生强制压密而减少其压缩性,提高地基强度。原理适用于处理厚度较大的湿陷性黄土层。适用范围加固效果显著,工期短,设备简单。优点振动和噪声较大,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缺点强夯法

缺点施工速度较慢,成桩质量不易控制。原理利用沉管、冲击或爆扩等方法在地基中挤土成孔,然后向孔内填入灰土、素土、石灰土等材料并夯实成桩,桩与桩间土共同组成复合地基。适用范围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的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优点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造价相对较低。挤密法

ABCD原理通过在地基中设置竖向或横向的浸水管网,向地基土中注水使其预先湿陷,然后在地基土自重作用下固结密实。优点无需开挖和回填土方,对地基扰动较小。缺点需要较长的浸水时间和固结时间,工期较长。适用范围适用于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浸水深度一般不超过5m。预浸水法

04现场试验与结果分析

地理位置地质条件工程背景试验场地概况场地内广泛分布湿陷性黄土,厚度较大,具有自重湿陷性和外力作用下的湿陷性。拟建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需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基础处理。位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候寒冷,降水集中。

通过现场试验,研究湿陷性黄土在浸水条件下的变形特性和强度特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目的试验方法试验过程采用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三轴剪切试验和现场浸水载荷试验等方法进行测试。在选定的试验场地内,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试样的采集、加工和安装等工作,然后进行加载和测试。030201试验方案设计与实施

变形特性湿陷性黄土在浸水条件下发生显著的附加变形,变形量随浸水时间和压力的增加而增大。强度特性湿陷性黄土的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随浸水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且降低幅度较大。工程建议针对高原地区湿陷性黄土的特性,建议采用桩基、强夯法、挤密法等方法进行基础处理,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同时,应加强地基的防水措施,避免地基浸水导致湿陷变形。试验结果分析

05数值模拟与验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